西藏:不平凡的60年,创造了人间奇迹
创始人
2025-08-06 01:16:49
0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付朝欢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0年来,西藏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巨变,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8月5日,国新办就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行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这样概括。

他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明确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的进步、历史性的成就。

会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透露,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各项庆祝活动正在按照预定的计划有序推进。

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据介绍,202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藏全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用了50年,达到2000亿元仅用了6年。今年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纵向比进步很大、横向比增长速度很快。”王君正表示,“十四五”以来,西藏自治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确保西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规划投资4000亿元以上,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拉林铁路和拉萨至日喀则、那曲高速公路通车,隆子、普兰、定日机场等实现通航。

产业培育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原轻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西藏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高原炊具购销两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了从牦牛毡房到现代化新城的巨大变化,建设高原和美乡村800余个,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40%,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0%以上,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一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成效明显,拉萨综保区封关运行,日喀则陆地港建设加快推进,西藏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所需所盼实事

嘎玛泽登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改善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各族群众的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油灯到电灯、土路到油路、毡房到楼房的沧桑巨变。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持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嘎玛泽登说,“十四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共安排28类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规划总投资246.5亿元。截至目前,已经落实投资236.78亿元。

卫生领域,全面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床位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分别达到了7231个、21488张、50766人,基层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大提升。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开诊。

教育领域,新建小学29所、初级中学15所、普通高中5所,改扩建6所中职学校,开工建设了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等重大项目,持续提升适应人口变化的教育资源配置。

文体领域,文化广电艺术中心、智慧广电工程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和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成并投运,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社会保障领域,建成了80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集中特困供养人员5825人;建成了儿童福利机构11家,集中收养孤儿3236人;参保人员实现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5%以上。

此外,还有高海拔地区集中供暖供氧、高海拔农牧区季节性断水问题的解决、供电可靠率提升、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等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地落实,让西藏各族群众告别了“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通信难”的历史,过上了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生活。

坚定不移地守护好西藏生灵草木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安全的“稳定器”。王君正说,西藏始终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潜力,不断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地守护好西藏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一是依法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出台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坚持“两高一低”项目和企业零审批、零引进,坚决不许带有污染性质项目上高原,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纵深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了37.95%,西藏成为全国首个市级全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省份。

二是坚定不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2024年,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到了404个,绿色有机成为“藏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绿色工业加速转型,2021年至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高原特色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三是深入推动低碳发展。依托世界级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碳排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四是推进生态惠民。各领域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建立优化完善,2021年至2024年,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8亿元,226.22万农牧民享受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累计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1.47亿元,10.3万群众专兼职从事公益林管护工作;全区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保护者吃上了生态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沐雨读杜甫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梦阳 雨来了,先是零星几点,继而渐密,终于连成一片,天地间织起一张氤氲的网。帘栊...
东贝集团2025半年报解读:经... 东贝集团近期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上半年经营状况呈现出复杂态势,经营现金流大幅...
鹰眼预警:四维图新销售毛利率持...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21日,四维图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奥瓦河畔小日子 □施崇伟 七月的巴黎,阳光灿烂。傍晚时分,铺满金光的奥瓦河上,倒映出我们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后的疲惫身影...
父亲离婚后未尽抚养义务 年老后... 夫妻离婚时约定,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付抚养费。可离婚后,男方一直未履行抚养义务,支付孩子...
川江航运文化园 打造城市中的“... 今年,我市大力实施两江四岸整体提升攻坚行动,加快推进30个整体提升项目。8月21日,市住房城乡建委发...
鹰眼预警:延华智能营业收入与净...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21日,延华智能(维权)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
智利财政部长Mario Mar...   据当地媒体报道,智利财政部长Mario Marcel周四因个人原因辞职。该国政府失去了一名最为市...
“系私人所有,请了人喂” 近日,游客韩先生发现,四川省绵阳市一关闭景区盛世樱花悠乐谷(以下简称樱花谷)内,还有动物园的动物在留...
拓斯达财报解读:营收降37%,... 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多项财务指标显著变化。营业收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