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多项财务指标显著变化。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暴增,背后反映业务结构调整与经营策略转变,值得投资者深入剖析。
营收降幅近四成,业务调整阵痛明显
报告期内,拓斯达实现营业收入10.86亿元,较去年同期17.23亿元下降36.98%。大幅下滑主因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规模收缩67.20%。公司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战略转型,主动调整该业务以优化结构。尽管产品类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2.66%,但难抵消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下滑影响。
业务板块 | 营业收入(万元) | 同比变化 |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 | 31,914.64 | 2.52% |
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 | 22,865.25 | -0.87% |
数控机床 | 16,366.55 | 83.74%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 | 34,208.04 | -67.20% |
其他 | 3,253.20 | -34.12% |
合计 | 108,607.68 | -36.98% |
分业务看,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长22.55%,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增长80.86%,展现产品竞争力与市场策略成效。注塑机业务因产品线结构优化,传统液压注塑机营收减少,但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增长29.64%,整体业务营收同比减少0.87%。数控机床业务亮眼,营收增长83.74%,得益于产能搬迁影响解除及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加工需求增多,带动小型数控机床出货量增加。
净利润双降,盈利能力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3.22万元,同比下降1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2.84万元,同比下降28.53%。净利润下滑与营收减少有关,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也影响利润。虽部分业务毛利率改善,但整体盈利能力仍面临压力。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0.38万元,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剔除这些因素,公司核心经营利润下滑更明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每股收益下降,股东回报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较去年同期0.08元/股下降25.00%;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下降。这与净利润下滑趋势一致,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下降时,每股盈利水平降低,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估值和投资决策。
应收账款规模大,信用风险需关注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33亿元,较上年末12.58亿元有所下降,但占资产总额比例仍达18.76%。主要受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影响,虽公司重视回收和风险控制,且该业务持续收缩,但下游部分锂电、光伏客户经营情况变动存在不确定性,仍有不能及时收回风险,可能影响业绩。 从账龄结构看,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40.75%,较上年末45.10%有所下降,账龄结构略有恶化。公司需加强管理,优化信用政策,降低信用风险。
存货增长,警惕库存积压
存货期末余额为8.13亿元,较期初6.30亿元增长28.40%,占总资产比例从10.61%上升至13.45%。存货增长可能是基于市场预期备货,但也可能存在库存积压风险。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存货跌价风险增加,影响利润。 从存货构成看,合同履约成本增长明显,期末余额为4.06亿元,较期初增长56.66%,反映项目执行资源投入增加。公司需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控制存货水平,避免资金占用和减值损失。
费用有增有减,成本控制见成效
现金流表现分化,经营现金流改善显著
总体而言,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业务结构调整中,虽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挑战,但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提供缓冲。公司需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业务转型进展及财务指标变化,谨慎投资。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