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正在逐步落地。
5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行0.1个百分点至3%和3.5%。
此次下调早有预期,今年5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带动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这是LPR在今年的首次调整,距离上次调整时隔7个月。调整后增量房贷无论首套还是二套都将下调0.1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降低月供负担。叠加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后续对于刚需客群吸引力依旧较大,短期内也将吸引一波存量需求入市。
存量房贷的房贷利率将在重新定价日调整,届时居民月供偿还压力将有所减轻,后续消费潜力有望得以释放。
同时,LPR利率下调也将降低开发企业融资成本,实现稳主体。
当前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继续努力,稳楼市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此次降息,相当于已经打了“明牌”。
今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10项政策,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等。
同日,央行公告称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即央行短期政策利率。
发布会上,央行行长表示“经过市场化的利率调整后,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从降息幅度来看,也符合预期,1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10个基点。此次降息后1年期和5年期LPR均已降至LPR机制设立以来最低点。
这是今年以来首次调整,在此之前的2024年5年期以上LPR共调整了3次,其中2月和10月下调幅度均达到了25个基点,降幅创LPR机制设立以来之最。
从更长周期来看,2019年8月至今,5年期及以上LPR总计调整过11次,在此之前最大降幅为25BP,发生在2024年2月和10月,降幅10个基点的调整频次最多,总共有4次。
5年期以上LPR下调,进而带动房贷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对于购房者来说最大的利好是房贷“减负”。
以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个人按揭贷款,调整后月供减少约56元,累计利息减少约2万元。能够提升刚需购房者支付能力,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但对于更多潜在购房者而言,降息带来的刺激并不足以抵消其观望情绪,因此所能撬动的购房需求规模仍然比较有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部分城市诸如广州、苏州、合肥等原本房贷利率为3%的城市增量房贷利率或通过减少加点幅度,以维持执行3%原利率。
在LPR下调之前,消息称广州多家银行将房贷利率由LPR-60BP调整为LPR-50BP,也就是说房贷利率仍将维持在3%。同样上调的还有厦门,目前厦门首套执行LPR-45BP,较调整前上调5BP。
同样以苏州为例,据克而瑞苏州机构调研,苏州部分银行表示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最低还是执行3.0%,具体变动还需等后续通知。由于LPR降低了10BP,如果首套房贷利率最低还是执行3%,其利率构成就是LPR(3.5%)-50BP。
另外,LPR利率下降后存量房贷利率也有望在重新定价日进一步下降,当前大部分购房者定价周期已经调整到3个月,年内部分存量房贷利率有望迎来下调。而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保持3%不变的情况下,增量房贷利率和存量房贷利率利息差也将进一步减小。
对于存量房贷而言,有利于减轻月供偿还压力,后续消费潜力有望得以释放。
从供给端来看,LPR下调也将降低开发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在降息之外,金融支持房地产举措持续发力稳主体,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前两天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谈及房地产时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继续努力。
除了金融信贷支持外,房地产政策还有哪些调整空间?
从中央层面来看,将围绕“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三大核心目标,进一步形成“四策并举”的政策组合拳。
需求侧将继续调减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措施;供给侧将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闲置土地收储优化供给结构,形成“以存量换增量”的良性循环,缓解库存压力。同时,政策重点支持构建“好房子”标准体系建设,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扩大城中村改造范围,通过货币化安置、房票制度等引导需求释放等。
地方政策将围绕中央部署,结合区域市场特点,围绕“品质升级、需求激活、存量盘活”三大维度发力。
核心城市进一步探索容积率奖励、税费减免等创新工具,推动“好房子”建设标准落地;需求端政策持续优化,主要体现在降低购房门槛、调降交易税费和购房补贴方面,稳需求进而稳市场,税费优惠和购房补贴向特定人群倾斜。
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将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如上海推进中心城区旧里改造、重庆扩大项目规模,并通过“房票安置+商品房去化”联动机制稳定市场预期。
目前来看,通过短期内LPR、公积金利率下调,对首套房的支持效果可能强于投资性需求,将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交易活跃度。同时LPR下调也将降低开发企业融资成本。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止跌回稳进程中,市场仍以“稳量缓价”为主基调,住房市场的复苏将呈现“温和回暖、结构分化”特征。中长期来看,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消费支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行业新发展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