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内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秘诀
俯瞰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供图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发起的“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内江经开区”)正参与“2024四川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集中展播活动。
2024年,内江经开区实现GDP增长6.9%、工业增加值增长15.1%,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十大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园区”……
内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何在?4月29日,在内江市“‘县’在出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经开区专场上,内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钊围绕做大工业经济、抓实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作了详细解答。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992年,内江经开区获批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3年的发展,内江经开区实现了从“城郊农村”到“经济强区”的跨越。
走进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园区,汇宇制药生产的抗肿瘤和注射剂药物正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即将全面投产,汇源集团四川果蔬加工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正满负荷建设。
“内江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发展底气在产业。”赵钊介绍,瞄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内江经开区集中资源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食品饮料为例,内江经开区集聚天丝红牛、汇源果汁等14家头部企业,实现“种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全链条发展。“甜味+”食品饮料产业入选“省政府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项目”,软饮料及果蔬纳入“省政府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
刷新项目建设进度
2022年,四川富乐华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项目克服诸多困难,用138天完成11栋单体建筑封顶时,内江经开区项目建设速度就广受业界好评。
去年,内江经开区持续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紫泉饮料项目实现“60天厂房封顶、150天投产”。2024年签约备案项目当年开工率超60%,重庆恒合包装、香港昇兴等项目实现当年投产。
项目建设速度“快”原因何在?赵钊用一个“破”字来解释,即打破常规解难题。
针对项目办理手续多、时间长、分头跑、进度慢等核心问题,内江经开区为每一个重大落户项目提供“首席服务官”专班服务团队,全程代办代跑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
项目开工前,内江经开区采取“容缺受理+提前介入”服务方式,精简各类审批手续。项目建设中,全程做好项目施工用电用水、土地平整、道路开口、管线搬迁等各项服务保障。主体封顶后,一个月内完成招工对接、物流协调、政策兑现等投产准备。
打造唯美营商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营商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内江经开区可谓是一片沃土。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唯美服务”理念下,该区最大限度便企、惠企、利企,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营商环境类”典型案例。
去年,内江经开区兑现产业扶持资金1.3亿元,争取奖补资金1.27亿元,帮助天丝红牛、汇宇制药等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今年该区又新出台《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
在要素保障方面,内江经开区以“痛点清零,成本直降”为目标,建设华润燃气蒸汽集中供应站、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扩能项目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企业水电保障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我们将新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改造20万平方米,确保项目‘签约即落户、拿地即开工’,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发布会上,赵钊向社会各界朋友发出诚挚邀请,邀约客商来内江经开区考察指导、投资兴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