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4月3日,记者从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坚持以口岸经济总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交出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增速均位居全省沿边口岸首位,出入境人员569.42万人次,蝉联全省对外开放口岸首位等亮眼成绩。为此,河口县主要采取了以下4方面措施:
推动口岸通关从“翻箱倒柜”向“智慧机验”转型升级。货检方面,河口县北山公路口岸作为全省第一批“智慧口岸”项目试点终验投运,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减至10分钟内。旅检方面,南溪河口岸联检楼建成投用,布设客流高峰实时预警系统、智能引导机器人等设备,启用旅客自助通道,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从河口口岸通关,单日出入境最高人流量超2万人次。
推动外贸商品从“低货值”向“高货值”转型升级。河口县全面推行口岸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设中越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服务专窗,抢抓释放历次中越联合声明红利,实现全国陆运首票进口越南鲜食椰子、全省首票药食同源商品砂仁、越南燕窝制品进口首单等多个“首单首票”顺利通关,全年新增22种进口商品,榴莲、中药材等高货值商品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河口现已成为全国第四大榴莲进口地,进出口中药材居全国边境口岸首位,进出口农产品占全省的46.7%,居西部地区口岸首位。
推动边民互市从“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升级。河口县先试先行出台《河口县深化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改革的若干措施》,创新实施“基层党组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互助组+边民+国有平台公司+市场主体”边民互市模式,带动本地备案边民人均收入增长130%,并向红河州49个边境村推广。并在省内率先采取“一企一策”“一品一议”模式,推动互市贸易向落地加工延链,全年落地加工企业产值增幅达99.7%。
推动跨境电商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升级。河口县坚持多种业态齐头并进,实现葡萄、草莓、石榴等红河州特色单品以跨境电商模式走俏海外,全年鲜葡萄出口增长71.8%。推动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为企业提供跨境物流、海外仓储、产品出海等“一站式”服务,跨境电商直播销售额近亿元,园区交易额连续位居全省四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