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枭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这场狂欢背后暗藏分歧:一边是 “算力泡沫论” 甚嚣尘上,微软、Meta 等企业因供应过剩暂停项目;另一边,DeepSeek 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平权运动,又让 AI 应用需求持续飙升。供需错配、结构失衡与地缘竞争交织,算力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算力投资过热的风险确实存在,目前存在一些智算资源结构性短缺、调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部分地区在建设时,往往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部分地区智算中心建成后,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形成了资源浪费,如何在保障算力投资的同时,避免过热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算力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算力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供需错位的隐忧
当下,全球科技巨头在 AI 赛道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算力军备竞赛”。今年 1 月,微软计划在 2025 财年斥资 800 亿美元建设 AI 数据中心;2月,Meta 探索建设巨型数据中心园区,预计投资额超 2000 亿美元,其 CEO 扎克伯格还透露,2025 年将投资 650 亿美元扩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在国内,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 2024年11月发布的《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纳入监测的已建和在建智算中心达87个,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贵阳、芜湖、庆阳等 “东数西算”工程重点区域。若将企业自建、行业级智算中心及中小型项目纳入统计,全国智算中心总数已超过 250 个。
不仅如此,2025 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宣布提升算力投资占比,总规模突破 1200 亿元,其中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 22%,中国移动计划投入 373 亿元并对推理资源 “不设上限”,中国联通更是以 28% 的增速加码布局。
然而,热潮之下,多家大企业却发出了预警的信号。微软因计算机集群供应过剩,放弃美欧 2GW 数据中心项目,高盛下调 2025 年 AI 服务器出货量预测至 1.9 万台。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更是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表示,AI数据中心建设已出现泡沫苗头,美国众多数据中心投资存在重复的问题。蔡崇信直言,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速度超出AI的初始需求,很多项目在建设时并未明确考虑客户需求,存在投机性建造风险。
一位智算中心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开源大模型的不断涌现,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需求。但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普遍存在高端算力不足和通用算力闲置共存的困境。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企业级通用算力中心利用率仅 10%—15%,部分智算中心 GPU 利用率不足 30%,而支撑大模型训练的高端算力缺口却高达 40%。在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中,其引入的通用算力设备,由于缺乏适配的 AI 应用场景,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而在 AI 科研领域,研究人员为了获取足够的高端算力,常常需要排队等待数月之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日前指出:“部分智算中心往往只考虑低精度训练算力需求,未结合行业场景考虑混合精度融合算力需求,导致通用性不强;而国产高性能可扩展并行训推编程框架和优化工具链的缺失,则导致国产大规模智算集群计算效率普遍偏低,可扩展性不高。”
除此之外,DeepSeek 通过底层架构创新和开源生态构建,打破了大模型训练的高成本壁垒,其推理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 97%。
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一技术突破挑战着传统基建逻辑。但正如“杰文斯悖论”揭示的,瓦特蒸汽机提高能效反而刺激煤炭需求,DeepSeek 的高性价比同样催生出指数级增长的算力需求。
他说道:“去年下半年,有的运营商还说要控制计算中心的规模建设,但是到了今年年初,该运营商建的所有资源池都卖光了,互联网大厂,包括DeepSeek把建的所有资源池全收了。所以结合趋势,以及这个产业所处的阶段来看,现在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期,我对算力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还是有充分信心的。”
破局之道
“算力投资要避免为建而建,必须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 轩睿基金总经理盖宏认为,为了推动算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需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可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政策,鼓励算力供应商与应用企业开展合作试点,对落地的优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行业组织则应发挥桥梁作用,搭建算力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降低算力应用的门槛和成本。
正如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所言:“算力不是目的,真正的战场在应用创新。”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CTO 董文博对记者表示,今年DeepSeek跟行业的结合,让更多的行业,包括政府、国企、央企,看到了人工智能真正能给业务和企业带来增效,也会有更多的企业、行业、伙伴,加入到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中来,会为整个人工智能会带来极大的促进。今年DeepSeek爆发之后,过去的这些算力规划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未来算力也会逐渐增长,这个增长也是健康的、有益的增长。
张云泉也表示,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在算力供给侧,引导高端算力发展走上“超智融合”的技术路线,建设大算力、全精度、高互联的高端智算中心,并发展先进存力,促进产业界均衡配置算力与存力资源;另一方面在算力应用侧,应重点支持头部基础大模型企业,打造世界领先的开源主权级基础通用大模型,鼓励开放更多应用场景。
盖宏认为,AI 算力的过剩与短缺之争,本质上是技术创新与产业消化能力的赛跑。当前,中国算力产业既要警惕盲目扩张的风险,也要抓住技术代际跃迁的机遇。唯有突破区域壁垒,提升能效水平,促进生态繁荣,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数字经济时代筑牢底座。DeepSeek 的突破证明,算力竞赛的关键不在于规模堆砌,而在于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