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运河新城的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车间里,一台台智能机械臂转动不停,一块块电池在自动生产线上流转,该公司凭借其前沿的自动化AI监测技术与绿色能源体系,成为新能源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与绿色化转型中的先锋力量。
AI给每块电池做“CT”
“我们的生产技术工艺由比亚迪授权使用,采用比亚迪‘刀片电芯’,产品技术领先、系统安全稳定,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工厂负责人介绍,工厂全套产线采用比亚迪最先进的2.2自动线,可实现单节电芯3秒的生产能效。记者了解到,该生产线集自动化、数智化于一体,从原材料出入库、产品制成到打包发货,全流程自动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池生产的包膜、堆叠、涂胶等22道组装工序中,AI相机如同“精准之眼”全程介入,对产品外观、尺寸等缺陷作出精准判断。例如,生产线引入高端无损探伤检测设备,给每块电池做“CT”,开展全方位检测,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每天200多个蜀山造“刀片电池包”下线
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70亩,设计产能5Gwh,主要生产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为新能源车企和光储建设项目提供锂离子电池系统。预计2025年产能将超过20亿元,一期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40亿元。
“在满产情况下,每天可以生产200多个电池包。”上述负责人说,中贝新能源生产的电池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商用车、微面微卡、轻卡、中重卡、客车、工程机械等多种市场主力车型,客户包括比亚迪、江淮等著名车企。
除了为新能源车企供应电池外,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工厂还生产储能设备,用于光伏、工商业储能等,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建成投产,不仅能带动就业,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升级,还将助力蜀山打造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蜀山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结合全区产业发展特色,瞄准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新经济形态活力喷涌。依托“中国环境谷”优越的创新资源优势、完善的产业链条优势及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优势等,环境产业(节能环保)重要板块之一的低碳能源产业同步快速发展,阳光电源、布诺太阳能、禾电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集聚,低碳能源产业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