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爱是一颗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长成一棵苍天大树;爱是明亮的阳光,温暖我们的心田……为了把爱心传递,我们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
今天下午,风和日丽,我和同学蒋卓霖、王禹程,还有郑怡姐姐一起来到了社区服务中心集合。我们听从俞老师的分配。
俞老师先给我们分成三站,蒋卓霖和郑怡被俞老师分到了第一站,王禹程分到了第二站,而我却没有跟他们在一组,排在了第三站。接下来,俞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慰问品:有大米、水果、衣服、油、挂历……我们三个小组,每组分别慰问一家。
我们提着东西来到了朱公湖社区。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老爷爷,他穿得很朴素。
老爷爷家里特别简陋,一个很矮小的房子。我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走进去。
走进屋里,我看到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老爷爷看到我们这么多人来了,连忙笑着迎上来,说:“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关心,1+1义工服务中心真好!”我们大家对爷爷说:“爷爷,不用谢!祝你新年快乐,长命百岁!”这些话就在这间小房子里一直回荡……时间过得真快,今天下午的活动很快结束了。
在这次爱心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份关爱的力量有多么伟大。帮助别人,他们的生活会更加舒适,更加幸福、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
昨天,丹江口市总工会举行了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为该市1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应届高中毕业生,每人资助一千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就读理想的大学。
丹江口市总工会自09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来,动员全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助学力量,多方筹集助学资金,为全市近百名贫困学生,特别是受到意外灾害和父母都是下岗职工的学生进行了资助。
丹江口市工会副主席 刘郧萍:【出录音】(我们举行总工会2010年 “金秋助学”的活动,主要是对全市困难的家庭,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看到这些孩子们顺利的入学,这也是我们工会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录音完】
丹江口市工会主席为13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了一千元的助学金,并勉励学生要通过所学的知识来改变家庭环境和自己的命运。社会爱心人士为学生们送来了旅行箱,同时免费为学生们托运行李,确保他们安全到达大学校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学生刘桢迪告诉记者:【出录音】(非常感谢市里的领导,非常感谢市总工会,能给我一个继续上大学的机会,给了我上大学的信心。)【录音完】
吉林大学学生向亚君告诉记者:【出录音】(非常感谢市工会领导和社会爱心人士,对我们这些贫困子女的帮助,我以后会用最大的能力来报答大家,谢谢大家!)【录音完】
“金秋助学”活动,在圆了贫困学生大学梦的同时也为该市的贫困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让家长们不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
学生家长:【出录音】(感谢市工会对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关心、帮助,使我们能够上上好的学校。)【录音完】
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 摘要: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
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 现实表明我国当代传媒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
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然而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
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传播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马克思曾就人的概念论述过:“‘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它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
简言之,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
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 有一种叫作“新闻本位”的新闻观。
执行这种观念的人,把事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新闻信息为本体。于是,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事件是否具有所谓的“新闻价值”,即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标准,甚至一味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最终导致媒体品味的下降,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诚然,新闻追求新奇,渴望引起轰动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的眼睛只盯着事态的发展而无视扮演主体角色的人的感受。阅读(收看、收听)新闻的人们也只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人从此会被别人当成疯子来对待!另外,这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他们因为获得了奇闻怪谈而感到真正的欢乐?或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或真谛?多半的可能性是长此以往受众的欣赏趣味会下降许多。
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界、思想界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术语纷纷涌现,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乎妇孺皆知。
新世纪伊始,**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