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着手治理企业通过低价竞争抢夺市场份额的现象,并计划对那些情节严重的案例进行通报。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在8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阐述了系列措施,剑指那些被认为加剧经济通缩压力的企业及竞争手段。
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问题征集、核查、约谈、通报机制,对“典型负面案例”将进行通报,对“性质恶劣的”将转有关方面问责。
这些政府主导的最新措施旨在遏制企业间侵蚀利润的恶性竞争,并结束困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价格战。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蒋毅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官员们还在竞争尤为激烈的行业开展调查。蒋毅表示,调查旨在摸清生产经营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他补充称,此举旨在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从而推动企业实现“理性定价”,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竞争也是有规律、有底线的,”蒋毅说。“如果过了头、越了界,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出现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将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拖累企业自身发展,让整个行业陷入低效甚至无益的‘内卷式’竞争。”
中央政治局本周开会讨论下半年经济政策时,将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作为优先要务。
王任飞在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将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同时还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并消除市场准入壁垒。
上一篇:徐帆回应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