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犹如春风化雨,我倍感振奋。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热切期盼,更以法治之力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大动力,让民营企业的贡献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重庆星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河光电")创始人兼董事长裴小红如是表示。
回首星河光电的发展历程,裴小红表示,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起步,扎根重庆近三十载,星河光电亲历了民营经济从"草根"到"参天"的蜕变,也深知公平竞争与法治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直击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隐性壁垒痛点。星河光电深耕半导体照明领域,从LED产品研发到智慧城市建设,每一步都需跨越多重门槛。过去,资质审批、资源分配中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曾让企业在拓展市政工程、参与国家级项目时倍感压力。
"如今,负面清单缩短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意味着像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更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裴小红对此深有感触,她列举说,星河光电不仅参与"点亮非洲"项目,为尼日利亚主要城市提供道路照明,还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多项建设。同时,星河产品被广泛用于全国各大城市隧道以及道路照明。
"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我们有望更高效地融入'新基建'浪潮,为智慧城市贡献更多'星河方案'。"裴小红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有关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的表述,令我印象深刻。"裴小红表示,星河光电始终将创新视为生命线,依托"重庆市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承担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等课题,累计获上百项专利。
当前,全球光电技术竞争白热化,智慧照明、物联网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亟待突破。以星河光电研发的智慧灯杆为例,其集成环境监测、5G基站等功能,核心技术曾受制于海外芯片供应。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鼓励民企牵头重大技术攻关,这让企业更有底气,在"产学研金用"当中发挥民营企业的带头作用,推动国产化替代,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
“平等”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关键词。从双高资质认证到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誉,星河光电的成长离不开政策对民企的认可。然而,实践中仍存在国企与民企待遇差异、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而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治层面强调平等对待,恰似一场及时雨,让民企与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技。例如,公司控股的光电信息研究院作为市区重点研发平台,曾因民企身份在申报国家级课题时遭遇瓶颈,而新法实施后,这类桎梏有望破除,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将更加畅通。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裴小红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稳定了市场预期,更赋予企业“挑重担”的使命感。星河光电将紧抓历史机遇,以工匠精神深耕主业,以国之所需锚定创新方向,在智慧城市、绿色能源、科技教育等领域持续发力。
“我们坚信,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沃土上,民营企业必将与时代同频,为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美好生活贡献更大力量。”裴小红如是表示。
上一篇:南非种族隔离史与艰难的土地改革
下一篇:大熊猫树上打哈欠黑熊抓痕好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