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通讯员 宁数轩 记者 马道军) 数据共享时代,如何在确保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近日,省数据局公布省可信数据空间“123+”项目库首批入选的40个项目名单,其中我市有11个,占全省入选项目的近三成,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显示出我市在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面的领先优势。
据介绍,可信数据空间相当于为数据打造了“保险柜”,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能够让不同的公司、机构或个人在隐私不被泄露的情况下,放心地交换和使用数据。
记者了解到,此次我市入选项目涵盖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钢铁产业链协同、“AI+生物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是我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南京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治理、产业科技创新、城市群联动”四大应用领域,强化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类关键能力,打通跨主体、跨行业、跨地域数据流通堵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