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肖睿
5月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启幕。来自14个中东欧国家的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集中亮相,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参加。
本届博览会围绕“向新 向实 向未来”的主题,通过展览展示、经贸活动、成果发布等内容,打造展示中东欧特色产品、扩大自中东欧进口以及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的平台,为持续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宾国开馆 热情奔放点燃展会气氛
伴随着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欢快的合奏,身着斯洛伐克东部KROJ传统服饰的年轻男女,跳起了当地的传统舞蹈。他们时而旋转,时而跺脚,时而跳跃,传递出奔放、热情的气息。
这边舞蹈刚结束,隔壁斯洛文尼亚展馆的小型音乐会又开始了。乐队结合斯洛文尼亚的人文、景观、习俗等,演唱起一首首节奏明快、韵律十足的歌曲,赢得参观者阵阵掌声。
本届博览会由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共同担任主宾国。启幕当天,两个主宾国举行了开馆仪式。
斯洛文尼亚国家馆以“绿色、创新、智能”为主题,设置绿色生态、美食品鉴、低空经济等5个特色区块,参观者不仅能体验当地的葡萄酒、蜂蜜等传统特色美食,还能看到电动滑翔机等新款产品。
另一个主宾国斯洛伐克的展馆内,以“智慧出行、美酒佳肴、水晶艺术”三大板块为核心,带观众领略斯洛伐克的魅力风情。
展区亮点多多 展商信心满满
“首设”,是中东欧展区多个板块的标签。
首次设立的数智中东欧创新板块,匈牙利大空间多感官虚拟现实科技VR公园、塞尔维亚的海上安全传感器等中东欧国家“黑科技”和中国10余款人形机器人同台展出,集中呈现了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航科技等领域的前沿探索。
首次设立的魅力中东欧板块,通过“书”“艺”“画”“印”“游”等5个元素全景式展示中东欧各国的文化风情。
“我们把捷克《鼹鼠的故事》、希腊帕特农神庙等中东欧国家的经典建筑、文化元素等篆刻成印章,既传播了中国篆刻的传统文化,又让大家在文化上沟通上更容易些。”中东欧主题图形印特展项目组研究员蔡思超说。
创意无限的展区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启幕第一天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让参展商信心满满。
看着人来人往的景象,参展商殷雅莉心里着实高兴。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她每年都来参展,今年带来了新品——塞尔维亚的蜂蜜。“虽然刚开幕,但展区人挺多,大家对我们这款蜂蜜的评价也都很好。”
特色产品吸睛 压箱底宝贝亮眼
“下次还来!”这是展会上外国展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了展示本国特色,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不少展商还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
在罗马尼亚展馆内,五六名女子身穿当地传统女式绣花衬衫“Ie”,向众人展示这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服饰。这次展览特别聚焦德拉古什的Boresele女性团体——这群被誉为“人类活珍宝”的传承者,生动诠释并传递其社群独特的美学和精神财富。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博览会的氛围很打动我们,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我们也非常自豪能在这里展示我们的传统服饰,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如何‘活化’,如何传给下一代的。”拉卢卡·尤尔科万开心地说。
一名塞尔维亚展商带来了当地的知名饼干产品bambi。这一品牌在本土有60年的历史,也是首次亮相博览会。“这是一场令人惊叹的博览会,我们希望能借由这次展会,打开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欢迎大家来我们展位尽情品尝,并进行味道反馈。”
上一篇:找准着力点发展未来产业
下一篇:机械化收割加快抢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