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吉林网
5月16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迎来“中俄文化对话·书香传友谊”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吉林外国语大学联合承办。活动以书为媒,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
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且色彩斑斓。在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长卷上,从托尔斯泰的作品跨越国界,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创作者,到鲁迅等中国文豪的思想启迪着俄罗斯读者,两国文明始终保持着深层次的对话。
本届书博会,也成为中俄两国文化深度交融、友谊持续升温的重要契机。
活动中,中俄演员好戏不断。普希金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隔空对话。
俄罗斯经典曲目《夜莺》与中国传统民乐演奏《茉莉花》邂逅,精彩的节目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跨越了地域的距离。
中俄两国经典艺术的魅力,也让观众在精神的世界产生了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文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文化沙龙环节,中俄专家学者围绕中俄文化展开深入交流,一起探寻中俄文化的深层脉络。
文学对话、经典诵读、文化沙龙……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互鉴的精彩实践,更是中俄深厚情谊源远流长的生动展现。
“本届书博会以书为媒,精心打造了一个开放、多元、深入的交流平台。”
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在中方致辞中表示,中俄文化合作承载着两国传统的友好,更成为推动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坚信通过这样的包容与对话,能够增进双方的了解,扩大彼此的联络。
她期待,以文学为纽带,推动更多经典互译出版。让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在俄罗斯绽放光彩;以创新为驱动,拓展数字阅读、青年创作等领域的合作,让中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以民心为基础,鼓励更多民间机构、作家和青年参与交流,为两国友谊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天,不仅要阐述一个合作的主题,而且要创造一个对话、灵感和开放的空间。”
“欧亚之路”自治组织创始人叶莲娜·叶若娃表示,读物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在现代中俄关系中,人文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积极的青年交流和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中。
她希望,从国家、区域层面发展合作,通过在儿童和年轻一代的精神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创业和创新、志愿服务、创造力和创意产业等领域实施联合项目和方案,加强青年合作,加强各级青年交流。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张秋磊
摄像 张雯迪 马瑞
制作 张铭淇
初审: 王韬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