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步入5月,民营银行存款降息潮持续。
《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湖南三湘银行、辽宁振兴银行、福建华通银行、吉林亿联银行、威海蓝海银行等对于部分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下调,下调幅度一般处于10BP(基点)—20BP。同时,多家民营银行长短期存款产品利差近期扩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民营银行存款利率相对较高,利率下行时期,民营银行下调幅度相对更大。近期央行表示将下调政策利率,同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这意味民营银行存款利率未来或进一步下调。
利率集中下调
5月15日,湖南三湘银行将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由1.45%调整至1.35%,相对此前下调10BP。同日,威海蓝海银行“蓝贝贝B7天”产品利率将调整至2.2%,此前该产品年利率为2.4%,下调幅度20BP。
5月12日,辽宁振兴银行将整存整取定期存款3年期利率调整为2.3%,其他存款利率不变。记者注意到,4月19日该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3年期利率刚刚调整为2.4%。
5月10日,福建华通银行1天、7天个人通知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为0.80%、1.00%。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福建华通银行已经多次调整存款利率。其中4月10日将3年期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至2.8%,5年期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至2.9%;4月13日将3个月、3年期、5年期个人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调整至1.3%、2.7%、2.6%;4月21日将2年期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至2%,3年期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至2.45%,5年期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至2.5%。
5月3日,吉林亿联银行2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2.4%调整为2.2%;3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2.6%调整为2.4%;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2.5%调整为2.3%,调整幅度均为20个基点。
总体来看,民营银行此轮存款利率下调是跟进国有大行的动作。西北地区某银行人士表示,一方面民营银行利率普遍较高,主要通过线上高息方式揽储,存款利率下行期,民营银行存款产品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另一方面,贷款利率持续降低,促使民营银行也有降低负债压力的需求,从而减缓净息差收缩压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月披露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季度)》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民营银行净息差为4.11%,较同年一季度末下降0.21个百分点。
华东地区某银行人士表示,民营银行没有物理网点优势,面对净息差收窄这一挑战,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对优质资产的配置,创新金融产品以提升资产收益率,而存款利率下调亦是其重要策略之一。“民营银行应多管齐下,除优化资产负债,还应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探索多元化收入来源,进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下调政策利率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的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从1.5%下调到1.4%。经过市场化的利率调整后,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同时将会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表示,在目前降息周期下,政策引导降低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未来存款利率仍会下行。
长短期利差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营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
例如,华瑞银行目前整存整取3年期、5年期分别调整为2.5%、2.4%,较此前分别下调10BP、15BP。4月以来,该行5年期利率累计下调了30BP,且与3年期利率出现“倒挂”,且利差开始扩大。
具体来看,今年1月6日华瑞银行发布公告,3年期和5年期存款年利率均为2.7%;4月16日3年期存款年利率下调至2.6%,5年期存款年利率下调至2.55%,利差为5BP;4月28日调整后,3年期存款年利率下调至2.5%,5年期存款年利率下调至2.4%,利差为10BP。
再例如,亿联银行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2.4%、2.3%,利差10BP。
记者注意到,4月29日微众银行对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升短降长”调整。其中,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从1.05%升至1.40%,6个月和1年定期存款利率则分别从1.30%和1.40%升至1.60%,涨幅分别达到30BP和20BP。同时,该行2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从1.95%下降至1.6%,降幅达到35BP,3年定期存款利率则从2.05%下降至1.6%,降幅达到45BP。
上述华东地区银行人士分析称,目前民营银行长短期存款利率差距变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加深,银行自主定价空间加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揽储压力加剧情况下,民营银行可能会因激烈竞争而出现经营压力剧增的情况。此外,尽管长期存款利率下行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理论上支持企业中长期投资,但若实体经济需求不足,政策传导效率恐将打折。
今年以来,长期存款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近期发布研报显示,2025年3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249%,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449%,1年期平均利率为1.566%,2年期平均利率为1.666%,3年期平均利率为2.042%,5年期平均利率为1.883%。和上个月相比,3个月期增长0.4BP,6个月期增长0.4BP,1年期增长0.6BP ,2年期增长0.3BP,3年期下降1.3BP,5年期下降2.5BP。
杜娟表示,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一是银行在预计未来存款利率继续下调时,主动促使客户缩短存款期限、压降长周期存款成本;二是利率更高的短期存款产品也能吸引客户开户、储蓄,因期限较短,成本也相对可控。
“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且剪刀差进一步加大,可能会引起客户存款行为更大幅度调整,重点是调整存款期限。由此也会缩短商业银行负债平均到期时间,在增加重定价机动性的同时,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上述西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未来,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趋势或将延续,而且长期利率的下调压力显然更明显。因为在利率下行预期之下,银行会通过利率定价对被动负债进行主动引导,缩短存款平均到期时间,以增加重定价的机动性。同时,长期利率下调空间更大,调整长期存款利率对于压降付息成本效果更明显。”
该西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在低利率时代,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应认识到,高收益资产趋于消失或者资产低收益率的必然性和持续性,因此首先要降低投资收益期望值,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踩雷,其次可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保险产品作为个人投资组合的打底资产。上述华东地区银行人士建议,目前投资者应更加注重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关注利率变化及整体市场流动性变化,若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上升或利差收窄,可适度向长久期产品倾斜;但是,若利差继续扩大,应当提升短债基金与其他固收工具比重,确保资产配置合理、风险可控。“总之,面对新一轮利率调整周期及政策变化,居民需强化资产配置理念,以多元化、灵活化、收益和流动性兼顾为核心,实现家庭资产的稳健增值与风险对冲。”
“利率下行期间,除存款利率,投资于固收类资产的理财收益率也会有下行趋势,投资者应合理平衡自身对风险与收益的需求,配置金融理财产品。”杜娟建议,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则需加强金融投资知识学习、详细了解产品属性,避免盲目跟风,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