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陈秋玲
遵义会议精神内涵丰富、跨越时空,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财富。遵义会议精神在育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遵义会议精神育人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性。
A 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遵义会议精神不仅印证着革命先辈们苦难辉煌的过去,更连接着当下和美好的未来。将遵义会议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锚定正确方向、夯实信念之本、拓宽育人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锚定正确方向: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淬炼形成的重要思想结晶,在新时代始终保持着内涵的延续性与价值的永恒性。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遵义会议精神的精神实质,可以让其体会革命先辈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腥风血雨中对信仰的不懈坚持,让其领悟到当下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政治方向根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夯实信念之本: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层面的高度凝结与升华体现。遵义会议精神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下仍保持革命必胜的信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毕生奋斗的崇高政治追求。它所蕴含的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为高校大学生筑牢社会主义信念根基,助力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供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源泉。将遵义会议精神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增强文化自信,夯实信念之本,成为时代新人。
拓宽育人渠道: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实效。遵义会议精神形成于中国革命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革命奋斗史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奋斗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感染人、教化人的鲜活教材。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奋斗史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厚德增信的重要精神养料。与单纯的理论讲授不同,革命奋斗史教育也在持续进行探索创新,注重依托时代性、生动性的教育形式,将一些革命奋斗故事、革命奋斗英雄立体化地输送进青少年群体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学子的政治认知,塑造着青少年群体的历史观。以中国革命奋斗史为载体,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核心,将形式多样、富有感染力的奋斗史素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短视频、线上展览等现代技术手段,使血与火的奋斗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
B 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遵义会议精神深深融入党和人民的血液中,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奋勇直前、开拓进取。高校是思想文化创造与传播的关键平台,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进行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因此,需积极探索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挖掘遵义会议精神中的优秀育人资源,发挥高校人力、智力和学科优势,进一步研究遵义会议精神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增加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在教学中融入遵义会议史实,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学生实际,讲解遵义会议精神。其次,遵义会议精神能否高效融入思政课程,关键在于高校教师。教师必须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与实质,躬体力行,做学生的道德模范,深入钻研教学规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在精准契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用心规划课程。例如,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有关遵义会议精神的课题研究,高度重视对学生科研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深刻领会遵义会议精神的意义,深化大学生对党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认同,达成良好的育人成效。
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以学生为核心,呈现出渗透性、互动性和传播性的特点。校园文化的建设往往关乎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因此,高校必须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对遵义会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实践活动中。例如举办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激昂的话语中传递遵义会议精神的力量;制作与遵义会议相关的微短剧,通过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的破圈传播。借助学生社团、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的力量,设立遵义会议走廊文化墙,开发相关文创产品,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传承遵义会议精神,从而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积极影响。
C 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关键在于创新实践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内涵,这是遵义会议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可以结合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遵义会议精神相关纪录片,并开展观后感分享会,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指导学生开展深度研学,在实地考察中,使学生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感受革命先辈们的榜样力量,这种“实地+互动”的教育模式,既可以增强红色精神教育的感染力,又能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实现精神境界的跃升,真正将精神力量内化为学生的成长动力。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