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4月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调整消费品‘以旧换新 ’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两新”政策相关部署要求,从规范市场秩序、坚持标准引领、强化质量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多管齐下,推动政策有效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通过开展价格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家电城、重点商超等经营主体执行政策情况,打击先涨价后打折、虚假宣传等乱象。对检查中发现个别商户未明码标价的,责令现场整改。通过印发工作提示函、签订价格承诺书,要求经营者公开承诺价格透明。对套取补贴、欺诈消费者等行为,一律取消活动资格并纳入失信联合惩戒。
标准作为引领“两新”行动的技术引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七部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目前,在设备更新领域,发布了《沼气发电机组运行管理规范》《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等36项地方标准,参与制定《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等3项国家标准。在消费品领域,针对新能源汽车、日用品等发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管理服务规范》《产品召回工作规范》等28项地方标准,参与制定《婴幼儿毛及仿毛针织品》1项国家标准。此外,针对内蒙古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制定19项“蒙”字标团体标准,带动阿拉善肉苁蓉等大草原优品走向全国。在循环利用领域,发布铜冶炼废水零排放、稀土回收、沥青再生等方面12项地方标准,牵头制定《稀土镁硅铁合金》《稀土硅铁合金》2项国家标准,有力提升了工业固废综合回收利用。
在强化质量监管方面,年初,市场监管部门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将燃气具、热水器、国产计算机、电动自行车等13类消费品纳入抽检计划,全年安排755批次监督抽检,目前正有序推进。
为了让“两新”政策真正成为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的“金字招牌”,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深化标准供给、深化执法联动、深化质量提升,全面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包括重点攻关《2024—2025年制修订重点地方团体标准项目清单》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清单》任务;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合监管、联合惩戒;加快监督抽检进程,严格处置不合格产品及违法违规企业,确保消费者“换得放心、用得安心”。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