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苏建军)4月23日,中小学“翼讲之星”英语主题读书活动在未来网微博、视频号及鲲翼教师学苑视频号推出2024年度优秀成果展播。
此次展播以“文化对话·阅读赋能”为主题,展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世界经典文学品读”“主题绘本阅读”三大板块下的名家领读、师生共读、亲子伴读、生生共演等读书成果。
师生阅读《文化中国英语学习绘本》《Little Schoolbag 小学英语学习绘本》《Hi Classics 品读文学经典》三大系列丛书,既浸润中华优秀文化,又打开了眺望世界文明的窗口。
1.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中关村全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联盟青少年融合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鲁子问教授对《精卫填海》故事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他将“大海无常”与当代防灾教育结合,引导学生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在解析《二十四节气》时,鲁子问教授采用跨文化视角,通过对比月历与日历的互补性,揭示中华文明“观天察地”的生存智慧。同时,鲁子问教授在介绍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时,既阐释了她在科学实验与传播做的贡献,也将其作为性别平等教育的生动教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姑苏实验小学俞芸老师,通过“教师导读-互动探究-成果展示”三阶教学法,将《司马光砸缸》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课,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古人智慧。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湖居笔记小学强奥夕同学一人分饰多角,演绎《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她自制的人物造型精致美观,英文台词标准流畅、感情充沛,为观众示范了绘本故事的创新表达。
2.世界经典文学品读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谷红丽教授对《夜莺与玫瑰》的解析堪称经典。她运用“一核六维”模型,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做名著细读:从主题内核,延展到叙述视角、习作风格等六个维度,培养出具备敏锐思维的“小小批评家”。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温雨淅老师的《野性的呼唤》课例颇具实践价值。她引导学生运用“5R文本分析法”解构小说内容,再通过“4321续写技法”创作续篇,实现深度阅读与创意写作的完美融合。
湖北省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周羽馨、刘思言、周芷菌、尹若希、辛颖瑶同学,通过生生共读共演的方式,将《黑骏马》故事搬上舞台。他们不仅生动展现了Jerry的善良品格,更细腻诠释了Black Beauty与Jerry之间跨越物种的深厚情谊,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关爱力量。
3.主题绘本阅读
广东省中山市金斗湾小学李炜璇老师的《汤米的愿望》导读课充满创意。她引导学生用简笔画配合思维导图来梳理故事情节,猜测故事结局。
当学生发现绘本中隐藏的多重叙事线索时,连家长都惊叹:原来绘本可以这样读!这种“可视化阅读法”不仅提升理解力,更培养了“像作家一样思考”的认知能力。
结语
据悉,中小学“翼讲之星”英语主题读书活动于2023年1月启动,截至目前,活动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陕西、广东、湖南、福建、安徽等地,吸引600余所学校超70万师生参与。
该活动通过“阅读输入+创意输出”的闭环设计,让青少年学生在故事转译中建立文化自信,在经典对话中拓展全球视野。
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孩子以前觉得传统文化‘老土’,现在用英语讲节气、演皮影,反而成了‘国潮达人’!”这种阅读创新,正在重塑当代阅读教育的底层逻辑——让典籍在创新演绎中焕发新生,让阅读在多元互动中成为成长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