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9论断 | 强基固本:持续打磨中国酒业穿越周期的底气
创始人
2025-04-12 12:07:05
0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当前,中国酒业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多重压力,酒类消费市场也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在这一背景下,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以“强基、重构、立新”为主题,邀请头部企业掌舵人,共同探讨当下行业发展的阶段和特征,分享对行业穿越周期的思考与实践,无疑给当下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白酒行业乃至中国酒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5年是中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消费动力不足,产业下行压力增大。也未尝不是借此机会调整的最好时机。为此,峰会聚焦于“强基”这一核心命题,不仅关乎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中国酒业能否成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为此,宋书玉理事长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夯实产业根基,夯实产区根基,夯实贮能根基,夯实科研根基,夯实人才根基,夯实标准根基,夯实原料根基

强基: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题

“强基”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酒业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然选择。从产业基础到产区建设,从企业根基到人才储备,每一个环节的夯实都关乎行业的未来。

1. 产业基础:品质与责任的双重坚守

酒业的核心使命是为美好生活酿造美酒,这一理念的实现离不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社会责任的践行。近年来,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张或低价竞争导致品质下滑,最终被市场淘汰。相反,那些坚守品质底线、注重消费者体验的企业,如以T9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却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此外,酒企在ESG(环境、社会、治理)领域的投入,如绿色酿造、生态保护、公益行动等,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为行业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2. 产区建设:从量能提升到价值挖掘

中国酒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区的支撑,但过去许多产区仅关注产能扩张,而忽视了产业链价值的深度开发。以贵州仁怀、四川宜宾等白酒产区为例,近年来开始探索“产城融合”模式,将酿酒产业与文旅、文创、消费体验相结合,实现了从“一瓶酒”到“九瓶酒”的价值跃升。未来,产区还需在生态保护、标准体系、中小企业协同等方面发力,避免“市丰而酿,市弱而歇”的短视行为。

3. 产能优化:从规模到质量的跨越

当前,酒业整体产能已趋于饱和,但优质产能仍显不足。优质产能的形成不仅依赖原料、工艺和酿酒师,更需要时间的沉淀。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原酒贮存,导致产品风味不足。反观名酒企业,通过加大贮存投入,为未来竞争储备了“时间的力量”。行业需清醒认识到,唯有优质产能才能支撑企业走得更远。

强基的深层挑战与应对

尽管“强基”理念已成共识,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 科研与人才短板

在酿酒行业,技术体系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却显得相对不足。特别是在微生态、风味物质等关键领域的深入探索方面,仍然需要大幅度的加强和改进。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于具备高素质技能的人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例如,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等专业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大,这表明了完善相关培训体系的紧迫性。为了推动行业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必须重视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这两个关键环节。

2. 标准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从产区的标准制定到生态标准的建立,从酿造工艺的规范化到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整个行业的标准体系尚未能够全面覆盖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标准化建设是确保产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加快标准化进程,并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3. 原料端的隐忧

尽管人们普遍认同好酒是种出来的这一理念,然而在酿酒专用粮食的育种和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确保酿酒原料的品质,酿酒企业需要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保障酿酒原料的品质。

强基的未来:以长期主义应对周期波动

酒业是典型的“时间产业”,其发展规律与资本市场的短期诉求往往相悖。在存量竞争时代,企业更需坚持长期主义,摒弃盲目扩张和低价内卷,将资源集中于基础能力的提升。

1. 科技强基

加大酿造机理、风味设计、低碳技术等研究,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深入探索和创新,我们致力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酿造领域,以实现工艺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同时,注重风味设计的科学化,结合现代消费者口味偏好,研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此外,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减少酿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人才强基

未来,行业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重视新兴职业人才的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兴职业包括侍酒师、调酒师等,他们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通过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消费的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 文化强基,打造产业文化之魂

从企业文化迈向产业文化,将历史、非遗、活态文化转化为品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价值的情感需求。通过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我们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推动产业文化的全面升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基战略是中国酒业在面对当前市场矛盾和挑战时,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和坚实基础。它不仅是企业信心和实力的体现,更是企业能够成功度过各种经济周期的关键。无论是声名显赫的名酒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酒类生产商,都必须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和巩固产业的基础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存量市场中,实现突破和超越。

展望未来,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也强调了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首先,整个行业需要带着敬畏之心,尊重并坚守传统工艺和文化,这是中国酒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基;其次,行业还应积极拥抱创新,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开拓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点。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可以使酒业这个时间的产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和积累,展现出更加醇香和迷人的魅力。

编审 / 李林

撰稿 / 钟玖

美编 / 林钰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南省再添6项工业遗产 转自:云南日报全省再添6项工业遗产目前有省级工业遗产16项、国家级工业遗产9项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活水浇灌 润泽发展 转自:内蒙古日报□新华社记者  姚均芳  魏一骏  邹明仲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鹰眼预警:温州宏丰营业收入与净...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温州宏丰(维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 2025年4月,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各项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
LUCE 代币在 19 日凌晨... 吴说获悉,LUCE 代币在 19 日凌晨突然急速下跌约 70%,主要交易量集中在 Bybit 合约与...
长沙启动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二次...   三湘都市报4月18日讯 4月18日,记者从长沙市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发挥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保障作...
说姓与氏的变迁 转自:光明日报  今天当我们脱口而出“姬发”“姜子牙”等人名时,实则在不经意间构建着双重历史镜像——...
第五届消博会圆满落幕 转自:光明日报    第五届消博会低空经济展示专区展示跨城物流、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等多领域应用场景。...
西宁:以作风巡查护航经济发展 本报西宁讯 (记者 贾泓 通讯员 李群学) 4月16日,西宁市委作风巡查一组对沈家寨村委会三资管理、...
鹰眼预警:*ST有树营业收入下...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ST有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
破立并举除陋习 移风易俗惠民... 今年来,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坚持移风易俗“塑形”与“铸魂”并重,以“制度约束+文化浸润+典型引领”多维...
第21届世界风筝锦标赛在山东潍... 转自:内蒙古日报4月18日,参赛选手在潍坊市滨海云门国际风筝放飞场放飞大型软体风筝。当日,作为第42...
鹰眼预警:利民股份应收账款/营...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利民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金禾实业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金禾实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郑开两地同城化五年考 “双城...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日前,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宋城路站至开封站段)正式开通运营...
甘源食品一季度营收5.04亿元... 4月19日,甘源食品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04亿元,同比下降13....
鹰眼预警:万邦达营业收入与净利...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万邦达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
鹰眼预警:北陆药业最近三年净资...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8日,北陆药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楚天龙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楚天龙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
跨境贸易“防冲击”:支付网络“... 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上海 北京报道“中国外贸企业面对外贸环境压力,需要走自己的品牌之路,建设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