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上海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运行一年
“线上+线下” 法治服务“一站一特色”
2024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会同市工商联,在市级层面和全市各区建成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为辖区企业提供“零距离”法治服务,全方位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一年以来,“蓝鲸”护企工作站以守护企业安心发展、护航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依托“标准化+个性化”运行机制,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全市公安经侦部门累计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160余起,帮助百余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3亿余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标准化+个性化”,服务更加高效
一年来,上海市“蓝鲸”护企工作站在统一运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各区特点形成“一站一特色”,服务企业更加规范高效。
上海公安在各站点配备具有丰富涉企类经济犯罪办案经验的专职民警,按照每周2天站点驻勤、全天候电话值守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其中,长宁、虹口、宝山、奉贤等地警方还建立了多警种联合入驻机制,全方位保护企业权益。在行刑衔接方面,黄浦、徐汇、松江等地工作站由公检法派出人员共同入驻,提供全过程司法助企保障。
上海公安会同市工商联不断深化“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和线下护企工作站的深度融合,在小程序上发布了全市各“蓝鲸”护企工作站驻站民警电话和驻站时间、地点,让警企沟通更畅通。同时,上海公安编制报案指引、典型案例和防范技巧等资料,供企业参考使用。
“打击+防范”,保护更有力度
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海公安不断强化“蓝鲸”护企工作站在听取问题、发现线索、研判风险等方面的“前哨站”作用,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
“蓝鲸”护企工作站在日常走访中注重发现和收集职务犯罪线索,努力清除企业“蛀虫”,净化行业生态,一年来破获职务类经济犯罪6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余名。针对各种合同诈骗犯罪,上海公安强化与行政监管部门及企业的沟通,主动发现线索、主动预警风险,及时发起专项攻坚和集群打击,对类案进行全链条打击,一年来破获各类合同诈骗案件460余起。
在提升打击犯罪效能的同时,上海公安将“蓝鲸”护企工作站打造为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抵御风险能力的课堂。去年以来,他们结合最新案例开发30余门涉企类课程,开展进企业宣讲130余场。
“线上+线下”,安全更可感知
在今年的《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建设,与“蓝鲸”护企工作站线下服务融合。上海公安进一步发挥“蓝鲸”护企工作站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感。
在预防企业风险方面,“蓝鲸”护企工作站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犯罪发案态势,动态调整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发现犯罪风险“前哨站”作用,进一步强化线索捕捉功能。
在加强服务指引方面,上海公安在已对外发布的15种经济犯罪报案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补充,帮助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及早收集证据,降低维权成本,减少经济损失。
同时,上海公安在“蓝鲸”护企工作站增设综合事务受理功能,联动各警种部门共同解决企业诉求,确保企业正常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艺、通讯员庄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