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期货行业衍生品交易业务自律管理,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发布实施《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配套文件。
业内人士表示,《规则》及配套文件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自律要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将为更多新的管理办法出台预留制度空间。未来,期货公司合规展业也将迎来新挑战,应立足本源、突出特色,大幅提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
仍将重点发展商品业务
据了解,期货公司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公司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试点以来,其业务规模和展业公司数量均不断增长,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抓手。鉴于目前《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出台,中期协认为,为有效防范业务风险,有必要先以自律规则规范衍生品交易业务行为,保护交易者合法权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则》及配套文件发布,将再度提升自律要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将为新制度出台预留空间,为自律与行政监管的协同做好准备。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浩军对记者表示,《规则》将有效引导期货经营机构立足本源,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鉴于目前衍生品交易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展业,期货经营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规则》执行,确保监管的连续性。
《规则》以促进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主要遵循“立足本源,突出行业特色,重点发展商品衍生品交易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在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总部总经理周兴兴看来,《规则》的发布对衍生品交易业务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一是保障衍生品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增强长期可信度;二是将更聚焦于服务产业客户的套期保值需求,而非单纯追求投机收益;三是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扩大市场规模打好基础。
“《规则》将现行业务标准进行系统性整合,初步达到监管的基本要求,减少套利空间,增强市场公平性。”银河德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规法务部总监宋辉认为,《规则》的确立将促使期货公司加强合规展业,提升风险管控和风险监控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整体来看,《规则》有望提升衍生品市场的吸引力,推动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期货公司需增强风控能力
《规则》对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多项业务进行明确。例如,互换业务,标的有对应期货品种的,按照相应合约保证金比例计算各标的保证金,收取比例不低于多头或空头标的的最高值。
周兴兴表示,《规则》对互换业务保证金收取作出详细规定,此举将防止在展业过程中过度放大交易杠杆,降低对手方违约风险损失。同时,也将降低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竞争优势。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规则》将促使衍生品交易业务更加规范发展,同时,期货公司合规展业也将迎来新挑战。吴浩军认为,期货公司未来或将遇到更多业务融合场景,在保证存量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需结合新业务进行风险识别、隔离与管控,加强跨市场和跨境监控,倒逼期货公司提升综合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差异化发展,周兴兴介绍说,未来公司将秉承科技赋能金融理念,持续优化自研交易系统,深化在衍生品领域的场景应用,增强对业务的实时风险控制能力。“公司还将进行国际化布局,拓展跨境业务,利用国际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等提供风险对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