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伏心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经营主体数从2012年的1300多万户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1亿户,公司制的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68多万户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5500多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92.3%,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的经济奇迹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坚决破除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各种障碍。
生产要素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能否获得必要的生产要素、获得生产要素的成本、使用生产要素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其根本原因是,在资源要素配置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提出以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配置资源要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不仅体现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平等权力,更重要的是,它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才能“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平等使用生产要素,需要进一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清除要素供给歧视性规定,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保证要素质量标准,保证要素交易行为规范上。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是民营企业的普遍诉求。在以往的经济运行中,也有人为地将企业经营的领域进行划分,以各种理由阻挡民营企业进入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在有些人眼里,公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才是“自己人”,是“国家队”,有利的事情由他们来做,才能保证利益由国家所得。原因之二是,对民营企业从事诸如基础建设、重大工程、重要产品不放心,担心他们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质量低劣,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而实际上,将某些经济领域划定为国有企业专属而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进入,不能形成充分竞争,某些企业因其垄断地位而失去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善服务的动力,会出现效率和效益的巨大损失,这正是国家利益的损失。无论是由公有或民营企业承担项目,只要通过公平竞争,其提高的效率和效益,一定会通过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税收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收益。至于对民营企业从事某些重要项目的不放心,则更是没有根据的。无论是何种所有制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国家法律的约束,一是市场的约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能够进入包括航空、国家安全这样的行业,民营企业能够出现像华为这样产生国际影响的企业,这就说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法律和市场约束力越来越强。除国家法律规定的除外,民营企业应该可以进入任何领域参与公平竞争。
民营企业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是提高民营企业信心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一重大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立法,反映了我们对民营经济发展整体制度设计的要求,这是我国改革走向成熟的标志。《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意味着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政策调整进入到法律规范的时期,从政府部门意志到国家意志的时期,从弹性的解决方案到刚性的基本原则时期。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具根本性、权威性、全面性、长期性。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促进”的要求。首先,要做好细致的释法工作,对相关法条的作用背景、作用方式做出权威性解释,使政府、企业、社会对相关法律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其次,需要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法律保护缺失的现状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归纳出一些具有全国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以作为今后法律执行过程中的依据。同时,这也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对法与非法边界的认识水平。当然,最重要的是强化执法监督,使法律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制定严格的投诉反馈机制。对于民营企业重大经济案件,实行跨区审理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利。
实现上述平等、公平、同等,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基本保证,是必要条件。民营企业能否发展壮大,还要取决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和企业组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要走得远、走得好,企业家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如此,才能立意高远,有强烈的法律、规则意识,避免走捷径、走邪路产生的风险,保证企业健康成长。民营企业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其实质就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与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相比,出席的企业家更多是前沿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发展起来的,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当然,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有更前沿广阔的眼光,通过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自己。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对我国大量草根创业的民营企业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迫切性。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民营企业应该有更大的责任担当。通过不断完善民营企业政策法规,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必然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