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期刊认可度高吗,投资与创业期刊 中国市场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投资与创业期刊是什么级别
创始人
2024-02-24 07:19:04
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 《细胞研究》 成为中国首本影响因子超20的原创学术期刊,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

这本中国原创学术期刊是如何站上国际“C”位的

“CNS”,三大顶级期刊《细胞》 《自然》 《科学》(细胞、自然、科学)的简称,在全球科研人员心目中牢牢占据“C”位。

中国原创学术期刊能排世界第一吗?《细胞研究》 (Cell Research)是一份30年的生命科学期刊,成为2020年中国第一份影响因子超过20的原创学术期刊。

影响因子超过20,意味着我们终于有机会在最高的国际舞台上同台竞技,影响力超过《自然》和《细胞》主办的高端子期刊,相当于我国参加奥运会,最终挤入第二军的领先地位。接下来可能会赶上CNS的国际影响力。

2021年初,记者走进《细胞研究》编辑部,试图探索中国学术期刊“多而不强”的突破之路。

“中国的论文,自己的期刊不敢发表,那发哪里呢?”

“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当这一领域最著名的国际期刊的评论回来时,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李煜很着急。他发现的新细胞器“迁徙者”正面临着评论家的诸多质疑。

李煜把注意力转向了国内杂志《细胞研究》 》,该杂志曾有过一次交易。在编辑的指导下,这一领域的国际“大咖”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为这一原创性的研究写了一篇综述。作为2015年的封面文章,发表了最初的结果。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自然细胞生物学》,国际同行也逐渐接受了这个全新的概念,新的研究领域即将出现。

发表这样的文章必然有风险。“探索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每一步都是在‘对’和‘错’之间。只有更多的后来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知道这是突破还是误解。”《细胞研究》的执行副总编李告诉《新华每日电讯报》记者,但是如果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没有在中国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它在哪里?这是《细胞研究》必须要有的责任。

2020年6月29日,柯睿威安发布的2019版期刊引用报告显示,《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20.507。这也是中国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过20。数据显示其影响因素超过《自然》 《细胞》高端子期刊,在细胞生物学期刊领域排名世界第七,亚洲第一。

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顶级学术期刊已稳居国际顶级期刊之列,将在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我国科学文化更好更快走向全球、推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原创性创新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g>为科学服务也意味着更多“尊重”


1990年,我国著名实验生物学家、肿瘤学家姚錱院士,为了促进当时中国细胞生物学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决定创办《细胞研究》,并担任首任主编。


尽管当年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读者寥寥,但他坚持“国际化办刊”:全用英文、全球组稿。2002年,《细胞研究》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创下了中国人创办出版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过2”的历史纪录。


2005年的一个秋日,90岁的姚錱院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找到了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裴钢,希望他接任杂志主编。裴钢一口答应了下来:中国科技界需要有一本在世界上站得住、叫得响的原创杂志。


“我们需要自己的发声平台。”裴钢找到了一位国际“学霸”李党生。他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


此后至今,李党生开始了《细胞研究》的追赶之路。


“我们自己不能看轻自己。”在一篇篇来稿中淘出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论文,一处处修改订正语言错误……编辑部额外增加了一道很多期刊都没有的程序——主编终审修订,一旦发现科学问题,即便是到最后关头也不予发表。


从2,到破5,再到20,“我很难盘算出杂志质量有什么‘质变’的瞬间,只有30年如一日的坚守。”李党生说,原创学术期刊不仅为中国科研的腾飞提供了自有的发声平台,也间接提升了中国科学家投稿的国际软环境和话语权,赢得了更多尊重。


离陕西南路不远,有一家咖啡店和茶馆,这是李党生和全国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年轻科学家最常“约会”的地方。“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他认为,只有把自己当作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不求任何现实利益的回报,才能与科学家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让中国原创学术期刊也能“走出去”


如今,《细胞研究》已经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高端学术平台,海外科学家占了投稿数量的一半。


这天,一位法国科学家给编辑部写了一封邮件:原来,原创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后,被一个有着80万粉丝的电台看到了,盛邀他参加公开科普。“我知道80万粉丝对于中国来说不多,但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么好的消息要和你们分享。”他在邮件里写道。


还有一次,一位国际知名的奥地利科学家做了一个原创研究,投稿时却被顶刊拒绝,他和《细胞研究》的一位编委是好友,就将论文投了过来。编辑部启动绿色通道,从接收文章到审稿刊发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没过多久,《自然》旗下的高端子刊就刊发了这位科学家的学术“竞争对手”的类似成果。后来这位科学家就成了《细胞研究》的“铁杆”作者和粉丝。


1月20日,作为专业跟踪和分析与学术文献有关在线活动的公司,Altmetric.com正式揭晓了2020年度Top 100论文,突出显示了2020年最受关注和讨论热度最大的研究。第10名是发表在《细胞研究》上的全球第一个经过同行评审的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性研究成果。这展示了《细胞研究》作为一个高端学术平台已获得全球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但相较于“顶刊”而言,我国本土期刊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都还有待大幅提升。


201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科学出版物总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涵盖各学科的科技期刊体系,我国却远远称不上科技期刊强国,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足,就是缺乏高质量、有国际影响的期刊。


在《细胞研究》30周年的“庆生会”上,一位编辑说,等到杂志40岁时,他希望讨论的是,有多少发表在这本期刊上的成果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事实上,比起影响因子,期刊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地位,更需要长期的高质量办刊水平去慢慢塑造和培育。“From China,for the world(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是李党生为《细胞研究》定下的办刊宗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让全球该领域科学家都愿意将最优秀的论文投稿到这本期刊。


“我们已经具备了和《细胞》争论文的资格,但要形成中国学术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单靠一本杂志远远不够,需要的是一个生态系统。”李党生说,未来,他希望能有专门的团队去和国外的顶级实验室、科学家形成长期合作、对接、推荐,告诉他们中国也有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记者周琳


【纠错】【责任编辑:王萌萌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市举行春季攻坚 促就业招聘会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蓝俊以 汪育婷) 4月20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球类...
尤家山访老亲 转自:衢州日报  纪勤  老亲眷家住衢江区樟潭街道南山底村尤家山。从前,被我想当然地写成于家山或者余...
星期五的陪伴 转自:衢州日报  木亨  日光悄然漫过桌头的日历,恍惚间,又一个星期五翩然而至。  曾几何时,每逢此...
用情就能暖民心 转自:衢州日报  东哲  “要不是民警救助我七十多岁的老妈,后果不堪设想。我想表扬他们,也想亲手为他...
衢企加速“出海”闯世界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裴生智 郑德华) 4月1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
百年海棠花色正艳 非遗国潮跨界...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湘竹)海棠依旧,如约而至。4月20日,“漫遇大连·钢韵海棠”2025甘...
罕见“竞争性要约收购”引关注 ... 4月20日晚,上交所就近日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向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东发出部分要约,...
重庆首发 图定中亚班列 转自:衢州日报  4月20日,图定中亚班列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等候发车。 4月20日上午,一列满载“重...
一根天线 畅销70国 转自:衢州日报   4月17日,位于龙游县城南经济开发区的浙江新西帝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正在微波...
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汇入杜诗学的潋... 转自:衢州日报  陶成涛  张慧玲博士的《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近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
高新区开讲DeepSeek大模...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董升)日前,高新区举办DeepSeek专题培训讲座。培训聚焦DeepSe...
俄载人飞船宇航员返回地球 4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城市热兹卡兹甘附近,“联盟MS-26”载人飞船返回舱即将着陆。俄罗斯国家航天...
大连英博客场不敌青岛西海岸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冰)中超联赛第8轮比赛昨日继续进行,客场作战的大连英博海发0∶2不敌青...
永贵电器:2024年营收增长3... 4月20日晚,永贵电器(300351)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
“非开挖”新技术完成“不可能完...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日前,沙河口区市政排水管线改造项目和易涝区域排水防涝治理工程全部完...
不满政府近期政策 美国多地举行... 新华社华盛顿4月19日电(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美国多地19日举行抗议活动,首都华盛顿、纽约、旧金山、...
全国残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 新华社长春4月20日电(记者李典)20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
城中区:养老服务项目托起幸福晚... 本报讯(记者 措毛 摄影报道)4月18日上午,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我国政策工...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
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 新华社记者陈俊 周楠 余春生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供销合作社,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