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纪勤
老亲眷家住衢江区樟潭街道南山底村尤家山。从前,被我想当然地写成于家山或者余家山,而绝没有想到是尤家山。在方言里,它们同音。小小乡村,居然和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攀了亲,和宁国府里那一对温柔和顺、泼辣刚烈的苦命姐妹花姓了同一个姓,令人刮目相看了。
亲眷说老,老到什么程度?允许我弯弯绕一下,是我舅公的儿子,也就是我母亲的表弟们,细细地排起来,是我叫表舅舅的亲眷。虽然血脉有点远,但他们一点都不嫌弃,来看我母亲时,说我们是老亲眷呢。而今,母亲的照片已上了墙,但“老亲眷”三个字,常在耳边响起,这一份沉甸甸的情,始终不敢忘,惦记着回访。
尤家山,我小时候跟着大人拜年去过,大概是60多年前的事,那时舅公还在。印象中,崎岖狭窄的路、赭红的土地,茅草房子东一搭西一搭,在山坡上零零落落地生着根。那里不好找,村子被一条地图上叫浙赣线的钢铁长龙阻拦,进出钻桥洞,幸亏有长辈带队,才没有迷路。现在开车找,也要靠导航,不然保准走冤枉路。
导航也不靠谱。像弟弟那样的老驾驶员,被导航牵着鼻子,上天桥,下天桥,兜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桥洞旁。但前几天下雨,桥洞积了齐膝深的水,不能过,只好干耗着。环境变化太大,原本荒凉的丘陵,如今盖满了高楼,道路纵横交错,红绿灯变幻闪烁,让人头晕目眩。如今开车,还不如走路。我正感慨,接到表舅电话,指点我们还得过天桥。掉头上桥,遇见小表妹领路,才进了尤家山。
眼前,除了地名,什么都变了。宽敞的马路,代替了硌脚的砂石路;绿植和浓阴,遮蔽了赭红的土地;崭新的楼房,淘汰了茅草屋。村中心的位置,一个篮球场大的停车场,平整开阔,方便停车。多年前贫穷落后的尤家山,分明已经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了有模有样的新农村。
福土表舅站在楼房前,迎接我们。他是1960年出生的,小我10岁,辈分大我一辈,胖胖的,一脸福相。名字带个福字,还真有福,起码比舅公有福气。这一点,看看他住房的变迁,几十年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一目了然,大门上“五福临门”的横批,用得真是贴切。
我们兴致勃勃,房前屋后转悠。过去的痕迹虽然早已被时光的流水抹去,我们仍然试图寻找旧时的记忆。
路边棕榈树下,我见过的老房子还在,泥墙瓦屋,黄泥是尤家山的那种赭红,茅草换成了瓦片,已比舅公当年住的房子好了许多,现在里面是活蹦乱跳的鸡、鸭、兔,外面是咕咕叫的鸽子,成了家禽养殖场。
老房子后面,是福土表舅上世纪90年代造的一层砖混建筑,粉墙黛瓦,他赶上了好日子,脱离了土地羁绊的农民,八仙过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生活,白粉墙代表了那个时代农民的勤劳致富。
白粉墙旁边一座三层的崭新楼房,是表舅一家如今的住宅,大门上方挂着红灯笼,两边贴着红对联,门前搭着不锈钢玻璃雨篷,庭院宽广,停着各种车。一条宠物犬像忠实的门卫,趴在地上慵懒地晒太阳,不叫,也不摇尾巴,保持适度的礼节和距离,注视着陌生的客人。表舅领着我们,边走边介绍,声音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是的,说起当下的生活,福土表舅很满足,他说夫妻两人都有失地保险,每个月能拿四五千元,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大的开广告公司,小的在巨化上班,条件都不错。他自己还开了个搭建顶棚的店,有空接点活,赚点外快,生活过得既悠闲又充实,比老辈人稳当多了。
听见我们说话,表舅母出来了。表舅说她平时在附近的一家企业当厨,烧菜烧饭,今天请了假,一早就在厨房里,杀了自家养的土鸡土兔土鸽子,准备美味佳肴招待老亲眷。这年头,食材带个土字,都是城里人向往的好东西,营养、放心。老亲就是老亲,恨不得掏心掏肺地待你。
临近中午,福根大表舅来了。他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或许一起玩过泥巴,也已年逾古稀了。交谈中,得知他当过兵,退伍后做过村支书,如今每月能拿四千多元退休金,比有些企业工人还多。他的儿子很优秀,大学毕业留在深圳,在深圳市规划局当领导。这让我们很惊讶,舅公的坟头,不知道烧了什么高香。
午饭丰盛,白斩土鸡、红烧土兔、清炖土鸽、自种的蔬菜、自酿的米酒,摆了满满两大桌。表妹和表妹夫带着孩子们也来了。我喊孩子们的外公舅舅,他们喊我舅舅,都要喊糊涂了。好热闹的一家子老亲!大家推杯换盏,频频举杯,为老亲相聚,为今天的富足和明天的美好干杯,喝了个尽兴。
饭后,我们去大表舅家走走。他家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在村子里属于最早的瓦房。我们坐在客厅里,喝茶、嗑瓜子、嚼芝麻片,说陈年旧事。表舅母说起,我母亲晚年还来过一次,尤家山是她的外婆家,虽然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能来看看表弟们,我母亲心里还是有老亲的,不容易。
也是,亲戚之间,就像一本读过的书,彼此不走动,时间一长,慢慢便淡忘了,很少再去想书里的内容。如今,母亲一辈的人越来越少,往上一辈都上了墙,早已成了墙上的祖宗。
老亲,弥足珍贵。
临别之际,我想看看墙上的舅公,却没找到他的遗照,只有一张舅婆的,衣着朴素,农家老太太模样。她用慈爱的眼神,守望着进进出出的儿孙,不知道是否还认识我们这些老亲?
车子缓缓离去。后视镜里,楼房、行道树和绿化带上的红花檵木,缓缓后退,渐行渐远。车内,表舅赠送的土蜂蜜,不知何时引来一只蜜蜂,钻进了车窗,“嗡嗡嗡、嗡嗡嗡”地一路欢唱,让我们的回程充满快乐的回味和甜蜜的春天气息。
上一篇:衢企加速“出海”闯世界
下一篇:我市举行春季攻坚 促就业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