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8月16日讯(通讯员 杨晋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8月15日晚,激昂的旋律起伏回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到来之际,由镇江市公安局举办的“忠诚警魂映烽烟 青春之音砺新程”歌咏比赛,在该市人民警察实战训练基地唱响了跨越时空的最强音。215名刚入警的青年民警,在红色旋律中回望历史、锚定初心。
现场
从军营到警营的“红色接力”
“我扛过枪、参加过抗洪救灾,各种安保任务是我14年军旅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如今,头顶的这枚警徽是我人生征途中一枚新的勋章。”38岁的复转军人郭杨以一曲《有我在》引发了现场同志的共鸣。“砺砺英雄胆,磨磨意志钢,一切只为明天打胜仗……”铿锵有力的歌词,诉说着对军旅生活的怀念。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如今又转化为入警后续写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像郭杨这样从军营向警营转变的新警还有很多。他们带着在部队中磨炼出的坚毅意志和纪律韧性,毅然投身公安事业。在部队时,他们是守护祖国边疆、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强力量;如今换上警服,他们将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平安的忠诚守护者。
现场
从“警校学子”到“警营新兵”的“理想初写”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兵,家里父辈、兄弟很多都是从事军警工作,所以今天选择了这首老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2岁的仲堂程刚刚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经历了4年的警校淬炼,如今全副武装回到家乡即将开启从警的崭新历程。受家庭熏陶,在父母长辈的支持下,当年高考高分的他毅然选择了报考警校,既是为了延续“家族革命”,也是为了践行心中那份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与理想。
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专业人才的摇篮,“警校学子”们在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和严格的纪律训练,怀揣着对公安工作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如同初升的朝阳,带着朝气与活力,蓄势待发即将踏上下一阶征程。
从“群众”到“为群众”的“跨界选择”
一首《如愿》掀起了本场比赛的最高潮,全场纷纷大合唱,参赛者是今年通过社会招考加入公安队伍的孙菡。“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娇小的身体却将歌曲中的深情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孙菡和众多普通高校社招生一样,因对警察这个身份抱有崇敬和向往,追随初心的选择加入了公安这个队伍。
“入警前我是一名销售,还拿过‘销冠’,因为父亲的影响,我还是选择了报考公安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参赛选手中,工作过4年的吴秉睿相比其他社招新警略显沉稳。“朋友都说我疯了,放着高薪不挣,来当‘从零开始’的警察。”吴秉睿笑着说,做出这个决定,源于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从小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当警察的种子。如今,种子发芽,他带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对服务群众的热忱,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像孙菡、吴秉睿这样,从“群众”转变为“为群众”社招新警不在少数,他们原先是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都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选择投身公安事业。他们也即将将在学校和社会的所学转化为宝贵财富,充分融入到公安工作中,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80年前,反法西斯战士用热血铸就和平;80年后,新一代公安民警用青春守护安宁。此次红歌比赛,镇江公安的新警们用歌声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他们以歌为媒,在红色的旋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责任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