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对四川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四川企业对这部法律出台有何感受?他们还有哪些建议?5月1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推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会议,9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就促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推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会议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晓/摄“定心丸”“强心针”,代表们在发言和采访中多次提到这两个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公司董事长朱琳琳看来,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把信心呵护转化成法治力量,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长期性的大举措。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十分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并亲眼见证民营经济促进法表决通过的时刻。在他看来,这部法律正式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钟波提到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民营企业家们共同的诉求。记者了解到,民营经济促进法里关于“平等”“公平”“同等”等表述出现26处。“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了以往的隐形壁垒,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根说。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后的实际效果充满期待,“医药企业可以更公平地参与公立医院集采、医保目录谈判。”金苹果教育投资集团总经理夏晨伶也认为,这部法律从短期来看,可解决融资难、准入难等问题,提振办学信心;从长期来看,预期可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助力民办教育向高质量、特色化方向升级。
民营经济促进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立法原则,让老房子餐饮管理集团总裁王眉潮彻底消除了民营企业的“身份焦虑”,真正感受到“自己人”的归属感。他表示,这部法律从制度层面回应了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设“科技创新”专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为民营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法治动能。
“设‘科技创新’专章,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对此,朱琳琳还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对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项目资金配套支持,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同样深耕于科技创新领域,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也十分关注于此。他建议,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单列“科技创新”章节。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推荐重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建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技术需求双向揭榜”制度,建立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清单,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探索性项目实行风险豁免等。
钟波参会时特别戴上了极米科技最新研发的智能眼镜,看似脱稿发言,实际上他的讲话稿已经“藏”在镜片里。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极米科技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动能。他表示,“未来将以法律为指引,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现场发言时,9位企业家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金融支持。他们的发展关切,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投融资促进”一章中得到了回应。
聚焦民企最关心的“钱”问题,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表示,不仅要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等项目建设,还要持续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构建融资增信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推广“企业贷款明白纸”,帮助企业算清“成本账”。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局长李江也表示,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及时推动出台更多针对性、实操性强的配套政策,形成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成都5月20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