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童越
智库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产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兵团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决定了必须结合兵团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的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功能,更好地以高水平智库建设助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智力资本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智库是指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及决策咨询,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产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兵团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决定了必须结合兵团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的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功能,更好地以高水平智库建设助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智力资本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智库建设顶层设计
一是优化政策措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围绕兵团党委宣传部《关于深入推进兵团新型智库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出台配套细则,持续优化智库建设发展政策环境,深入推进智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智库服务决策能力水平。二是强化战略规划。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主动融入新疆发展大局,围绕兵团党委决策部署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储备性、政策性研究,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完善新理论,形成富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为兵团党委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强化支持保障。要加大需求支持力度,改革完善决策咨询制度,聚焦兵团党委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立决策咨询课题选题机制、研究机制、验收机制,拓宽智库成果报送渠道。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智库发展资金保障,增加财政预算中购买智库服务的支出。要加大信息支持力度,扩展信息共享范围,打破信息使用壁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智库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成果共享。
聚焦中心工作,提升智库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要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和新时代对外开放等加大宏观战略研究,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拓展兵团农业新优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加大重大政策研究,围绕兵团深化改革、兵地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治理等加大决策谋划研究,着力破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到位,制约兵团改革发展、阻碍政策落地实施的现实问题,提升精准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聚焦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要积极学习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探索的经验做法,统筹推进兵团维稳戍边智库建设,把优势学科做强,用优势学科发声,在聚焦兵团实际、突出兵团特色、服务兵团发展上加强智库研究,在开创新时代、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挥新功能上创新智库研究,在规范运行、引人聚才、决策咨询、成果评价上推进智库研究,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出高质量对策建议。三是聚焦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要立足“两个结合”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重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围绕“五个共同”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同时,要全方位研究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系统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话语和理论体系,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国故事、新疆和兵团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完善队伍建设,优化智库人才工作环境
一是坚持以“引”为先。要坚持“内外兼顾”,通过激活“内脑”,合理制定人才需求计划,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智库人才管理体系和多元化培训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借力“外脑”,铺设外部人才网络,吸纳各类“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高知名度、高影响力”英才、“高学术性、高研究性”俊才,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打破思维定势,引进人才既可以是“人”的引进,做好智库人员入职培训;也可以是“才”的引进,作为“外脑”积极参与智库工作。二是坚持以“育”为本。要强化现代治理,重点建设一批兵团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健全人才考核管理机制、质量优化机制、福利保障机制,确保研究人员全身心投入专业研究。要抓好系统培养,加大对人才开发的重视和投入,结合个人专长制定差别化职业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计划,培养有影响力、有实践力、有创造力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全面提高兵团智库人才供给能力。要营造良好氛围,不追求短期成绩和轰动效应,不搞短期性和摊派式考核,支持人才沉下心来学、静下心来思、稳下心来干,多开展有深度、利长远的研究。三是坚持以“用”为重。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智库人员结构配置和任务分工,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在充分授权、敢于放权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小机构大网络”“二元矩阵式”等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提升人才研究效率,提高成果转化效果。要畅通人才流动通道,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兵团各级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流动的“旋转门”工作机制,健全身份不变、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组织运行效能。
持续深化改革,健全智库治理协同机制
一是增进互动交流。要加强智政互动,将智库的基层调研、问题分析、政策论证、效果评估、跟踪反馈贯穿于兵团各级党委决策的各个环节,通过明确职能定位、建立互信关系、完善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共研、政策共制、效果共评的常态化工作模式。要加强智媒互动,发挥兵团各级各类媒体优势,努力在深化理论解读、加强舆论引导上下功夫,以新闻生产的影响力为依托打造智库产品,以智库成果的穿透力反哺新闻生产力,形成“现象与观点、快速与精准、流量与价值”融合互动的工作局面。二是坚持多元协同。要整合智库资源,坚持开门开放,汇聚多方智慧,探索构建兵团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等不同属性类型智库联盟,推动建立联盟内智库协同合作机制,写好理论阐释、咨政建言、学术研究的“创智”“献智”“联智”文章,形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类型多元的发展格局。要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果共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平台,凝聚兵团党委内部智库、党校智库、高校智库、社科院智库、民间智库整体合力,不断提高科研生产力、成果转化力、智库竞争力、人才成长力和管理执行力。三是改进评价标准。要建立研究成果质量控制机制,加强研究成果的动态监测,结合监测情况,对智库发展布局、资源配置进行及时调整,通过质量控制引导兵团各级各类智库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要建立研究成果客观评价机制,规范兵团智库AMI(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评价标准,制定差异化成果分类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智库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数量评价向质量评价转变,学术评价向应用评价转变,更好发挥智库“咨政问策”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