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燕
5月4日,在四师六十四团永顺社区学府小区内,20余件色彩鲜艳、满足全年龄段需求的健身器材安装完毕。“社区有了健身器材,大家锻炼身体方便多了。”永顺社区居民刘丽高兴地说。
永顺社区是六十四团的核心居住区,公共设施老旧一直是居民的“心病”。为此,镇江援疆干部精准对接需求,争取爱心企业援助资金,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如今的社区广场,清晨有老人打太极、锻炼身体,傍晚居民们坐在崭新的休闲椅上聊家常,这里成了最具烟火气的“幸福打卡地”。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镇江市年均投入超2亿元援疆资金助力四师可克达拉市发展。在六十四团,镇江“微公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项目撬动基层民生“大幸福”。
在六十四团九连图书室,整齐的书架、多样的书籍、安静的环境,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满满。
“援疆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连队建起了图书室、文化休闲娱乐广场,连路灯都更亮堂了!”六十四团九连职工刘丽娜感慨道。
从社区到连队,镇江援疆干部在项目筛选上,摒弃“贪大求全”,聚焦“急难愁盼”。六十四团八连、九连“四项活动室”改建项目搭建起文化润疆新舞台;十三连10公里条田路,确保春耕农资运输畅通;十四连的“便民暖亭”为候车的职工群众遮风挡雨……这些项目投资金额不大,却有效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
仅在六十四团,镇江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捐赠的100多万元资金,已落地实施11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惠及职工群众6000余人次。
一把椅子、一套器材、一座广场……这些细微改变,温暖了四师可克达拉市职工群众的心田。这是两地情谊的生动体现,更是新时代对口支援的鲜活实践,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个个民生项目、一桩桩民生实事,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下一篇:博物馆的“千面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