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在位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云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经过烘焙、萃取、冻干等工序的云南小粒咖啡,正以每分钟3000袋的速度完成封装。这些印有“中国云南”标识的咖啡产品,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云南已有100多年的咖啡种植历史,咖啡产量占全国的98%。作为全球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云南正以园区经济为支点,撬动从“原料基地”到“知名品牌”的产业跃升。
集群发展
全链协同构建产业生态圈
“这里就像咖啡产业的‘枢纽’。”昆明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的咖啡产业链配套全面,不仅拥有覆盖东盟的跨境物流网络,还集中了雪兰牛奶、海子乳业等优质奶源供应商,以及生物提取、天然香料等配套企业,形成“咖啡产业15分钟协作圈”。
昆明经开区目前已有87家咖啡企业入驻,形成生豆贸易、精深加工、跨境电商、品牌孵化的完整链条。2024年,园区4家规上咖啡企业产值达3.92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35%。
这种集群效应正在全省形成“雁阵格局”。
在400公里外的云南思茅产业园区木乃河片区,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正高速运转。通过盘活闲置企业的131亩土地,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先后引进了上海灿顺咖啡、金客隆咖啡、恒楚咖啡等7家企业,培育3户企业为规上工业企业,新增产值超2亿元,实现了以“旧巢引新凤”,推动咖啡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园区共有咖啡企业56家,完成营业收入24.36亿元,3年年均增长9.25%。
云南保山产业园区咖啡精深加工区吸引15家咖啡精深加工及配套企业入驻,构建起全链条咖啡精深加工体系。2024年,精品咖啡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营业收入6亿元,咖啡线上日均交易发货订单超过1.5万个。
政策叠加
赋能咖啡产业提质增效
在昆明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咖啡企业可同时申报自贸试验区税收优惠、综合保税区加工便利化、“四区”联动产业基金等政策。
云南时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咖啡生豆贸易,集咖啡种植、生产加工、咖啡全流程品控于一体,在保山市潞江坝产区自有咖啡基地3300亩。“选择落户经开区,正是因为这里有政策叠加,如税收、厂房等优惠政策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总经理段洁香表示,公司成立10年来已打造出“时澄咖啡”“一杯云”“万有引力”等咖啡品牌。
2022年以来,保山市大力发展“咖啡+园区”经济,在云南保山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并配备了咖啡文化展示区、咖啡精深加工区、咖啡电商仓储物流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园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保山喝客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斌表示。作为省级科技型龙头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咖啡精深加工,今年5月将建成胶囊咖啡和咖啡速溶液两条新生产线,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场景需求。
“园区的政策组合拳打破了过去‘单兵作战’的困境。”业内人士指出,从默默无闻的原料供应地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咖啡新高地,企业在园区的发展壮大印证了云南咖啡的质变之路。
创新驱动
产教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当下,云南咖啡正紧跟国内外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种植、加工、品控等环节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与云南农业大学咖啡产业学院合作,探索咖啡与玫瑰的发酵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云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线下业务部负责人徐子惠介绍,公司结合云南的花、果,正致力于研发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咖啡产品,结合榴莲、玫珑瓜等水果,推出冻干咖啡系列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普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2024年,云南思茅产业园区指导金树咖啡、治橙咖啡等企业通过专利转让引进普洱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热经所等高校院所“咖啡豆的蜜处理方法”等专利技术,促进咖啡产业精深加工领域技术水平提升。
在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区,保山市荣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热风、半热风半直火全自动咖啡烘焙机,帮助下游企业每台设备成本节约近50%;一树咖啡公司建成亚洲单条产能最大的悬空式咖啡生豆分拣精选生产线,年最大生产量可达5万吨,日加工量150吨。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云南咖啡的精品率已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从20%提升至80%。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
园区赋能,让云南咖啡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随着昆明—保山—普洱咖啡产业带的加速形成,云南有望在全球咖啡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位置。
记者手记
一位咖啡企业负责人感慨,10年前云南咖啡豆还贴着“大宗商品”标签,如今已成了精品咖啡的代名词。
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云南咖啡,转机始于一场场“品质革命”。选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实现小粒咖啡品种“中国育”零的突破;低温发酵技术,让云南咖啡豆的香味层次愈发鲜明;雀巢、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巨头将云南普洱作为中国原料主产区,云南咖啡正撕掉“廉价原料”标签,迈向精品市场。
随着在品种选育筛选、标准化栽培技术、咖啡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提质增效,云南咖啡精品率大幅提升。园区赋能,云南咖啡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汇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记者 张雁群 高玥 胡梅君 杨艳鹏 李建国)
责任编辑:孙重远
下一篇:临清路试运行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