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柴嵘)昨天,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将通过开展科研及临床试验,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从“科研驱动”向“临床牵引”迈进。这是我国首个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房。
该病房配套有临床实验室、评估室和调控室。医生通过非侵入式脑电帽、智能康复系统等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评估、调控、训练,改善和恢复他们的精细化运动功能。病房将设立独立的专家工作站、项目管理组和博士后科研团队等,实现“从技术原型到床旁应用”。
前不久,天坛医院成立了脑机接口咨询评估门诊。作为病房的临床“前站”,该门诊引入了脑电测试、功能磁共振等评估手段,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勇担任该病房主任。他说,适合脑机接口治疗的患者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专注力和依从性,并且能配合交互训练,例如因卒中导致偏瘫的中青年患者。门诊评估的目的就是筛选出适合的患者,确保诊疗全过程安全、有效。
目前,该病房已经承担“北脑一号”脑机接口设备的临床试验。病房还能根据患者需求,动态设置病床数量。
除了天坛医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都参与病房共建。同时,将依托北京市脑机接口重点实验室,建立“医—工—研—产—政”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上一篇:大运河岸有座糯米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