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勇立潮头
创始人
2025-05-17 08:08:18
0
    ▲技术人员通过智慧化手段巡检轨道。    (星河智能科技供图)    建设中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    创新合作中心。 本报记者黄维业 摄

  本报记者 冯梓剑 黄明政 陆锡梅

  4月18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迎来首批40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大健康”、“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文化体育旅游”等重点领域,吸引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及独角兽企业“抢滩”布局,加速拓展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市场。“企业落户南宁能够面向东盟,有广阔的业务空间,南宁绝对是价值洼地。”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志晨表示,自己很有信心将人工智能产业模式快速推广到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

  数字浪潮奔涌向前,激荡创新脉动;云端合作跨越山海,架起共赢桥梁。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南宁勇立潮头,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步伐,抢抓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机遇,以全方位政策支撑为“桨”,以创新资源汇聚为“帆”,全速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人工智能+”为有力支点,当下,南宁正与科技企业一道,撬动千行百业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在开放与创新的大道上双向奔赴,触摸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前沿脉动,书写属于这座开放之城的数字未来新篇章。

  以“AI”为灯——点亮数字经济新蓝海

  AI短视频数字人系统正以“数字分身”技术批量孵化虚拟代言人,在企业宣传的屏幕上绽放智慧光芒;AI智能直播一体机则像不知疲倦的商业先锋,在电商直播的虚拟空间里实时捕捉消费脉搏,完成从交互到决策的智能闭环……近日,在中广数字科技(广西)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董事长卢星皓向记者介绍最新AI科研成果。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积极践行者,这家科技企业以自主创新AI技术底座为支撑,为政、校、企客户提供覆盖全行业、全周期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持续赋能各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新媒体电商AI实训平台等一系列平台,为广西培养了大批数字人才,并与众多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展开深入交流培训,推动人工智能在广西的普及与应用。

  “南宁推行的工业项目‘一日内三证齐发’、企业开办‘免审即得’、全程线上化等便捷服务,让企业能够快速落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中。”卢星皓表示,目前,中广数科集团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依托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这一国家级数字基础设施,一方面输出自主研发的AI培训体系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区域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携手东盟合作伙伴开展“智能+跨境”创新实践,在人工智能赋能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准共建、生态共育的协同发展格局。

  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在科技与产业共振中,南宁围绕政策引导、场景开放、生态构建等方面,全力推动科技企业与本地产业深度对接,加快推动南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与华为合作,成立华为—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支持我市数字经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开发者使用华为云资源和云服务。”市数据局副局长张春表示,创新中心如同永不落幕的科技博览会,截至目前已有500余家企业通过“上云用云”实现技术蝶变,让云计算的甘霖滋养传统产业的根系。

  目前,南宁已精准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18项,如同打开118扇创新之门,政务服务的智能审批、智慧农业的精准灌溉、文旅产业的沉浸式体验……每个场景都是AI技术落地的试验田,孕育着数字经济的新业态。而“沃土计划”培育的57家数字化转型标杆,更像散布在产业版图上的灯塔,用智能升级的成功范式,为万千企业照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

  以“智”为笔——解码城市发展智能新范式

  在南宁地铁3号线夜间停运期间,广西星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轨道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通过智慧化手段扫描轨道的几何尺寸。这个“钢铁卫士”,检测速度达20公里/小时,检出率提升70%以上,实现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检出病害实时报警、维修工单智能派送等功能,相当于5名巡检员同时工作。“以前人工巡检靠‘眼观手量’,现在机器人‘火眼金睛’全覆盖,隐患无所遁形。”地铁运维工程师的评价,道出了AI智能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变革。

  “企业选址时对比多个城市,最终被南宁‘连接中国与东盟、融合开放创新’的独特气质和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浓厚氛围所吸引。”星河智能科技总工程师刘建章感慨道,从青秀创新中心早年提供的孵化扶持,到如今南宁科研板块的专项补贴,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政策力度,更是一座城市对创新的诚意。

  简单话语背后,是看好南宁发展前景的坚定。在南宁优越营商环境的滋养下,星河智能科技用科技画笔勾勒出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新图景: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系统平台的建设,将向市政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等场景延伸,并借助南宁积极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让智能运维技术“走出去”,共同推动数智产业、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政策温度是企业破土而出的“第一推动力”

  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从本土实践到国际合作,星河智能科技的成长轨迹,正是南宁营商环境“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的生动缩影。南宁市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集中全市力量,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4月11日南宁出台《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后续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滚动制定系列支持政策。南宁将当好“店小二”,全力打造项目全周期服务链条,秉持“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理念,从项目落地前的专业对接、建设中的要素保障,到投产后的政策申报支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青秀创新中心目前入驻企业超400家。截至2024年底,培育‘五上’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等,拥有各类知识产权629项,获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8个创新创业平台认定。”青秀创新中心总经理李振兴表示,将聚焦数字经济等领域,构建全链条生态,升级服务体系,打造“面向东盟的科创孵化高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以“数”为翼——擘画产业升级新蓝图

  在广袤的糖料蔗田里,一丛丛甘蔗不仅是“甜蜜产业”的根基,更见证着传统农业向数字经济华丽转身。作为国内食糖产业互联网领军者,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糖科技)在南宁优渥的营商环境中茁壮成长,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书写着“一根甘蔗”的价值跃升传奇。

  在泛糖科技的甘蔗“数字农场”,科技的力量让传统农业脱胎换骨:轻点手机即可实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3人轻松管理3200亩蔗田。在良庆区,泛糖科技“产业链数字化”模式不仅获评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更依托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红利,成为产业升级的标杆。

  在食糖贸易领域,泛糖科技打造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堪称产业“智慧中枢”:电商平台汇聚全国1500家客户,累计完成白砂糖单边交收超1500万吨,交收额突破820亿元,推动广西白砂糖现货成交指数成为全国市场“风向标”。

  “南宁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像滴灌技术一样精准滴到产业最需要的地方。”泛糖科技产业研究与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刘芷妍的话,折射出南宁营商环境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以高效政务服务和创新生态,成为企业成长的试验田和连接东盟的前沿阵地,其开放包容的姿态与数字化产业布局,为企业提供了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强劲动能。

  政策赋能与开放格局的双重驱动

  泛糖科技的成长,正是南宁借力数智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缩影。当前,南宁正全力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提升数据供给能力——依托数据中台,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快数据资源的汇聚融合和开发利用,通过激励措施,支持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分析等新业态发展,打造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发展筑牢根基。

  强化算力底座建设——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支持社会资本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融入国家算力一体化建设布局;按照集约化的原则,布局国际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算力服务;按照精准化的原则,为人工智能企业发放算力券,支持从模型训练、推理到应用的全过程生产。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建立动态场景库,通过政府引导出资、企业投资、基金投资等多元化方式推动场景落地,打造标杆应用,让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投资南宁·企业有话说

  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南宁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创新创业之城。南宁的开放包容与创新活力,为企业扎根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营商政策叠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南宁速度”与“南宁诚意”,我们愿以大模型技术落地为纽带,以大模型应用创新为载体,助力南宁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珠海世宁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必超:南宁是改革之城,也是发展之城,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信创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喜人、速度惊人,取得了瞩目成果。我们下属全资子公司落户南宁,成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项目之一,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投资南宁·评论

  云端丝路

  数字欢歌

  在中国与东盟的交汇点上,南宁正以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谱写新时代的丝路华章。

  数字经济的勃兴,为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传统产业借力AI实现“老树新芽”,政务效率因数字化实现“脱胎换骨”,万亩蔗田通过云端灌溉焕发新生……华为—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集聚500余家企业上云,118项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生根,57家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燎原之势;借助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这一枢纽,越来越多的AI产品和服务输出至东盟市场……一个个生动的应用场景共同编织出南宁上空璀璨的云端丝路:既借力东盟合作的“天时”,又激活本土产业的“地利”,更以开放包容的“人和”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政策的创新与服务,奏响硬核科技的强音。从“一日三证齐发”的行政效能创新,到算力资源补贴的精准和音;从动态场景库搭建的技术供需对接,到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则探索,这些举措让科技企业既能轻装前行,又能借势腾飞。当企业将国际通信枢纽转化为技术输出的跳板,当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逐步成型,一座城市的制度竞争力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吸引力。正如企业所言,选择南宁不仅因其联通东盟的通道价值,更因其协同创新的土壤。

  南宁的“数字欢歌”,唱响的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的交响乐。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推动数据集共建、算力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养,这些举措的本质是构建“创新共同体”。合作已超越简单的技术输出,升华为协同共创。这种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协作模式,既为东盟国家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也让南宁从区域合作的“参与者”转变为“赋能者”。

  向世界唱响《大地飞歌》的南宁,唱过山歌、渔歌、花歌、甜歌,如今正在云端丝路唱响数“智”欢歌,继续描画那唱不尽的好风景。 (理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青少年网球城市挑战赛(内蒙...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柴思源)5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网球城市挑战赛...
焕发博物馆持久活力 转自:内蒙古日报□袁宝年  内蒙古博物院推出“北疆文脉·新启未来”主题活动,将“10平米”博物馆植入...
园区强支撑 云咖正跃升 转自:云南日报在位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云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经过烘焙、...
乌兰察布:让劳务品牌成为促就业...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乌兰察布5月17日电  (记者  郭奇男)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 分类指...   新华社石家庄5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16日至17日在河北唐山市检查指...
北京成立我国首个脑机接口临床病...   本报讯(记者 柴嵘)昨天,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将通过开展科研及临床试验,推动...
前4月我区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0...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康丽娜)据自治区能源局最新消息,今年前4月,自治区新能...
大运河岸有座糯米大坝 大运河连镇段曲折多弯,被称为“九曲十八弯”。 陈鑫露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宋昀倩  大运河...
梅洛尼会见默茨时称自己非 “国...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被问及是否会为德国总理默茨即将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会面提供建议时表示,自...
50名日本青年解锁课本外的立体... 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和日本青年分组讨论。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吴娜 实习生 孙择 隆楚妍  5月1...
迈出艰难一步 未实现突破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双方三年多来的首次直接谈判。双方就互换1000名...
逐“光”而行向未来——在“中国...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5月17日电 能背在身上的激光工坊、可每秒传输1.2TB数据的光纤、会自动...
潘展乐全国游泳冠军赛夺冠 来源:新华社微博 【潘展乐400米自夺冠】在刚刚举行的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
岛内舆论担忧“非核家园”冲击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台北5月17日电(记者李建华)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2号机17日正式除...
2025创新核药专题会议在锡举... 来源:无锡日报  昨天(5月17日),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创新核药...
市领导调研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 来源:无锡日报市领导调研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工作 “一院一策”优化就医公共交通体系 细致入微解决...
以军过去48小时行动致加沙地带... 转自:财联社【以军过去48小时行动致加沙地带200人死亡】财联社5月18日电,据加沙政府媒体办公室当...
转存了解!这件即将归国的文物大...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
“流动探头”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本报果洛讯 (记者 余晖 李永波) 5月14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委社会工作部举办玛沁县“流动探头...
返回海晏村创业的年轻人 夕阳熔金、晚霞绚烂,昆明滇池之畔的海晏古渔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里有着“落霞与孤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