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实验室复刻了一个“古代热泉”,发现了生命起源的新线索
创始人
2025-05-09 18:48:43
0

转自:科普中国

自古至今,关于“生命从何而来”的问题,一直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哲学家。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一种是深海热液生命起源假说,认为深海热液喷口是生命起源的最可能场所,因为这些环境中富含铁硫化物等矿物,可能是早期生命起源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另一种则是陆地热泉生命起源假说,认为生命可能诞生于地表热泉区域的开放环境。这里同样富含铁硫化物,具备生命起源的环境条件。

长久以来,两种假说难分伯仲。我是南景博,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地球生命起源,也就是为陆地热泉生命起源假说提供研究证据的。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个我和我团队的最新发现,为“陆地派”再上一分。

早期地球陆地热泉概念图。图片来源:Alex Bosoy

        一次偶然的邂逅,

让我迸发了研究的灵感火花

我的研究兴趣萌芽于 2018 年在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交流访问期间,那时参与了铁硫化物催化反应的研究。这种矿物不仅与现代酶有着“远亲”关系,还可能是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合成的“催化剂”。这让我意识到,铁硫化物在生命起源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

2021 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遇到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Quoc Phuong Tran。我们天南地北地畅想着早期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环境下的生命起源过程,突然灵机一动:大家都盯着液态水中的有机合成反应,那陆地热泉蒸汽会不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我随即决定邀请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老友——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工作的罗舜钦博士加入我们的研究。事实证明,他在光热催化研究领域的专长为后续模拟实验的成功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开始实验!

在实验室复刻一个

古代热泉并不容易

我们的实验设定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挑战——我们试图复现地球早期陆地热泉的环境,探讨铁硫化物如何催化有机分子的生成。为了模拟那个远古时代的条件,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

1

合成纯净铁硫化物

首先,我们需要高纯度的铁硫化物,而这并非易事。商用的铁硫化物样品常常含有污染物,这使得实验结果变得扑朔迷离。为了保证实验的纯度,我们还参与了铁硫化物的合成工作,并且掺入了锰等金属元素,探索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铁硫化物(四方硫铁矿)催化剂特征:图 a 是铁硫化物的结构实拍图。用超高倍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纳米颗粒照片,能看到这些小薄片形状不规则,显示出它们已经形成了晶体结构;图 b 是对图 a 中框选区域进一步放大的原子排列图,能看到原子排列形成的细密条纹,类似百叶窗的纹理一样;图 c 是铁硫化物的晶体“身份证”。通过电子束照射产生的环形指纹图案;图 d-g 是用 X 射线扫描显示的不同元素的分布图,红色区域表示铁元素富集区域,黄色区域表示硫元素富集区域,蓝色区域则表示作为添加剂的锰元素的分布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2

模拟早期地球环境

我们设计了一个定制的实验反应器,用来模拟早期地球热泉的高温、无氧、富氢环境。这一反应器能够精准控制温度(80-120°C),并允许我们向系统中引入二氧化碳和氢气,观察它们在铁硫化物催化作用下的化学转化过程。

3

引入水蒸汽与紫外光照射

为了让实验尽可能贴近真实的古代热泉环境,我们还加入了水蒸汽,模拟热泉蒸发-冷凝的循环过程,并采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模拟早期地球阳光的辐射条件。这些因素可能在远古地球的化学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促进有机分子的形成。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罗舜钦博士(右二)与叶金花教授(左二)等人在实验室交流。图片来源:研究团队供图

突破性的发现:

化学魔法的背后

这项研究不仅是科学探索,更是跨学科合作的结晶。比如,为了消除铁硫化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干扰,我们团队花了数周时间反复合成材料。一次又一次调整实验条件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团队协作的乐趣。经过数月的实验,我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铁硫化物不仅成功催化了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还生成了甲醇等有机分子!甲醇等有机分子的生成,标志更复杂有机分子形成的第一步,早期地球可能已经具备了生命起源所需的基本化学反应条件。更令我们兴奋的是,掺锰的铁硫化物催化效果更加明显,紫外光和水蒸气的加入也大大提高了反应活性。

这一发现从侧面支持了我们的猜想——陆地热泉的蒸汽环境或许正是早期生命起源物质来源的“化学熔炉”。

这一发现不仅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寻找地外生命带来了希望:或许在遥远的某颗行星上,同样的化学反应正在上演……

未来

我们将继续探索

生命起源的更多可能

每一次实验的突破,都让我们更加坚信,科学的道路是一条不断扩展边界的旅程。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矿物在生命起源中的角色,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天体生物学。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在火星上发现类似的化学过程,那将是人类理解宇宙生命起源的重要一步。

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探索项目以及未来学者奖、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材料纳米架构世界顶级研究中心及北海道大学光激子工程项目的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行情重启 外资加速布局科...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在降准降息、稳外贸、支持小微民企融资、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
我市完成220部老旧电梯更新改...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黄欢 通讯员 汪霞 吴俊 毛圣玮) 近日,柯城区米兰春天小区21幢...
小蘑菇 “长”出大产业 转自:贵州日报 5月9日,工人在位于花溪经开区的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拣装鹿茸菇。...
年轻人狂买“老字号”,95%增...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其中非遗美食、国潮好物等各大“...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 ...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吴雨 任军)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消息,设立5000...
举重亚锦赛举行 转自:衢州日报  5月9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在衢州江山虎山运动公园体育馆拉开帷幕。中国女子举...
债市“科技板”落地:为更多中小...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千呼万唤始出来,债市“科技板”细则公布,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
衢州小伙成为军运会攀岩“亚洲第...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诸佳丽 吕炳霞) “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关注,我也会...
多项指标实现千亿级增长 成都银... 转自:中国经营报文近日,A股42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业绩报。面对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抬升等...
银行抬高门槛防风险 网络“炒...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近期国际金价呈现剧烈震荡行情。伦敦现货黄金价格4月突破3500美元/盎司关...
贵州中芯微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3... 转自:贵州日报贵州中芯微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加工芯片。 本报讯 5月7日,记者从清镇市企业贵州...
《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施 ...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这部具有里程碑意...
五个维度推进山海“飞地”高质量... 转自:衢州日报  胡俊青  山海“飞地”建设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飞出地”与“飞入地”...
德国汉莎航空延长暂停往返特拉维... 转自:财联社【德国汉莎航空延长暂停往返特拉维夫航班日期】财联社5月10日电,德国汉莎航空集团表示,将...
举重亚锦赛开赛 转自:贵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9日在浙江省江山市开赛。首日进行的女子4...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提档升级 转自:衢州日报  唐斌  生活服务消费作为与群众日常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是促消费、惠民生的有效抓手,...
高新区整治 河道围垦种...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近日,贵阳高新区河长制办公室联动白云区有关部门、居委会及区属有关部门...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在收到陌生短信时您脑海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个是诈骗短信吗?”如今诈骗分子的花样不断翻新诈骗短信的...
央行降准降息“大招”落地 货...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降准又降息!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
本线客流再次下降 京沪高铁净...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中国高铁第一股”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