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双墩泵站提水运行。
本报讯 5月8日,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了解到,自4月7日14时,合肥市时隔959天再次启动“江水西引”城市供水应急补水工程,以应对当前持续干旱导致的城市供水紧张局面。此次补水通过八级泵站联动,实现长江水向合肥市区及肥东县的有效输送,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2024年10月以来降雨量持续偏少,导致合肥城市主要补水水源——淠河灌区的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四座水库蓄水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0%,仅依赖淠河灌区水库补水已无法满足城市供水需求。为此,合肥市紧急启动“江水西引”工程,通过引入长江水形成双水源保障。
“经过科学调度,长江水从驻马河口引入,途经172公里,八级泵站提水,‘长途奔袭’进入合肥。”合肥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5年4月7日开始,合肥启动了“江水西引”城市供水应急补水工程,通过位于和县的省驷马山引江工程乌江枢纽提引长江水,经驷马山引江水道和滁河一、二、三级站及黄疃站提水进入滁河干渠,再通过滁河干渠上的管湾、众兴、双墩三座泵站提水,从滁河干渠大官塘泄洪闸进入大房郢水库,由连通管与董铺水库实现互联互通,用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补水工程先期满足肥东县春灌与居民用水双保障。据介绍,4月10日,驷马山引江工程率先开机引水;4月12日,黄疃站启动运行,向肥东县众兴水库补水,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春耕灌溉需求。截至5月7日,黄疃站已提水近3000万立方米,其中1783万立方米江水成功注入众兴水库。
针对董铺、大房郢水库蓄水量不足的问题,合肥市水务局于5月5日调度众兴站开机提水,并于5月7日14时开启大官塘泄洪闸,向大房郢水库应急补水。合肥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江水西引’,每日输送60万立方米江水,计划持续至6月20日左右,总补水量预计可达2700万立方米,确保市区供水稳定,目前两大水库蓄水稳步提升。”
早在2019年,董铺、大房郢水库就已经“喝”过一次长江水。为了缓解干旱引起的城市供水紧张,当年10月20日,合肥市第一次实施“江水西引”城市供水应急补水,持续了100多天。2022年,合肥市曾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当时“江水西引”工程自2022年9月21日至2023年4月14日连续运行205天,累计提水2.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城市供水危机。2025年,合肥市再度启动该工程,将为合肥市抗旱保供水提供坚实支撑。
“合肥虽然出现降雨,但据天气预报此轮降雨持续时间不长,并不能完全缓解旱情。”合肥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动态,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需求,全力打赢抗旱保供水攻坚战。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