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飞行员谢曦垚:
谢曦垚给自己驾驶过的直升机过生日。受访者供图 谢曦垚正在驾驶AW119直升机。 沃飞长空供图4月21日,一条“成都-乐山”的“成渝低空文旅走廊”航线验证飞行成功,未来从成都市区到峨眉山景区只需要40分钟空中旅程,途中还可以饱览从城市到山川的壮美景色……在惊叹于低空经济迅猛发展之余,很少有人知道负责此次验证飞行的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
来自沃飞长空的谢曦垚已经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飞行经验的教员,在从事过空中游览、航空救援等岗位后,她在最近进入了低空经济领域。这次验证飞行就是她所从事的诸多低空航线验证飞行中的一个。近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低空经济前景广阔,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技术的迭代,未来的低空通勤会像打车出行那样便捷。“到时候,我一定要载着我的女儿在城市间兜兜风。”
优秀飞行员胜在对飞行的理解
和许多怀揣着蓝天梦的年轻人一样,广汉出生的谢曦垚从小就在机场附近长大。
“从小就看着飞机在眼前起飞降落,让我对蓝天有无比的向往。”她说,在考入飞行学院之初,她并没有报考飞行专业,而是选择空乘专业。在经过层层严苛选拔后,最终她脱颖而出,成功转入飞行专业。自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
就像是天空不会拒绝任何一只飞鸟,飞行员选拔也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倾斜,这也给作为女飞行员的谢曦垚带来了不少挑战。“从体能、理论到实操,男女飞行员都是统一的标准,这也间接导致了世界上女飞行员的占比很少。”她透露,国内女飞行员的占比不足5%,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航空器操作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不过,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女飞行员掌握航空器的门槛也在降低。”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体能力量、飞行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飞行的理解。对这一能力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飞行救援。
2019年,谢曦垚参与了“6·17”长宁地震救援。一次,她的任务是把无法通过地面转运的伤员通过直升机运送到成都进行救治。飞行过程中,后舱的医务人员告知她氧气短缺,需要在面对诸多不可控因素中提速飞行。当时,在和机组其他人员研判安全情况后,谢曦垚果断采取了提速飞行的决策,最终提前20分钟抵达医院。
“我觉得,随着航空器越来越智能化,飞行员对飞行的理解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甚至决定着能否从死神手上抢回一条生命。”她说。
低空经济将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除了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谢曦垚未来也将是第一批eVTOL飞行器飞行员。在她看来,这是对飞行员综合能力的考验,不仅需要丰富的飞行技术,更要求扎实的理论素养和飞行理解能力。
据介绍,目前用于性能验证的航空器包括AE2000等新能源机型,飞行员需要在飞行的过程中,对其稳定性、安全性、续航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和学习。
“在地面上,有机械师对航空器进行调试,在空中,作为第一批飞行员之一,我也是会飞行的工程师,很多时候需要具备灵活处置能力,并且与研发团队一起分析试飞数据,对航空器进行改进。”她以飞行燃料举例,传统航空器都是以燃油作为飞行燃料,新能源航空器由于使用纯电供能,需要飞行员充分了解其电池管理系统,以便对飞控软件的算法逻辑合理估算,从而保证飞行的安全。
在谢曦垚看来,低空经济将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以及低空航空器的技术迭代,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清晰。”她预测,低空经济会和景区观光、短途运输、应急救援等方面密切结合。“我觉得,未来的低空经济就是城市间的低空通勤通道,让我们实现半小时城市圈出行,让城市间的通勤就像打车那么便捷。”
做时代新青年要敢为天下先
如今,随着“成渝低空文旅走廊”航线验证飞行成功,2026年至2030年成都周边将同步开展低空出行试点运营,率先开启商业化,“打飞的”将一步步变成可能。
对此,谢曦垚兴奋地说,等到航线正式开通后,她最想带家人去跑一圈,因为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乘坐妈妈开的飞机。“我也希望她能在低空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是和乘坐民航飞机不一样的感受。”
在谢曦垚看来,时代新青年需要把热爱变成专长,在不确定性中修炼自身,同时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就像是刚开始学习飞行,面对诸多质疑,在一次次未知的飞行任务中敢于穿越风雨、面对挑战,如今将自身融入低空经济的发展大潮,时代新青年就是这样敢为天下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