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全面控制加沙地带 民众转移到南部狭小区域
从“突袭”转向“占领”?
以色列将扩大加沙军事行动
4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的照片显示,以军部队在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突袭: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一度采取“快速突袭后撤离”模式,即以空袭等方式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基础设施,然后撤离。
■占领:
以方新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击败哈马斯,并在这一过程中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这意味着,以方行动重点不再是“军事打击”,而是“地面占领”。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7日称,以军将在加沙地带扩大军事行动,全面控制加沙地带,并将当地民众集中转移到南部狭小区域。
卡茨办公室发表的一份声明说,此次军事行动将全面控制加沙地带,进一步加大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压力,而加沙地带民众将被“集中转移”,或推动加沙民众“自愿移民”。
卡茨强调,此次行动不同于以往,以军将驻守所占领的每一个地区,即便达成停火协议也不会撤出。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7日说,以军正处于长期、多战线作战中,已进入“决定性打击计划的第二阶段”,必须达成作战目标,即解救加沙地带被扣押人员和击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
根据以军7日发表的一份声明,扎米尔6日视察了以军加沙师并与所有师团及旅级指挥官通话,部署即将扩大的军事行动。扎米尔强调国家总动员的紧迫性,呼吁预备役士兵立即参战,不能退缩、不能被动,必须主动出击。
以色列安全内阁5日批准扩大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计划,并表示,该计划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周访问中东地区后开始实施。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宣称以方此次将展开“高强度”军事行动。据以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称这次军事行动计划重点将转向“占领领土并在加沙地带维持以军持续存在”。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别成员巴塞姆·纳伊姆当天告诉法新社,哈马斯坚持达成旨在结束冲突的“一份全面协议和一揽子计划”,以及有关加沙地带今后发展走向的“路线图”。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官员说,以色列军方7日对加沙地带多地发动袭击,共造成至少92人死亡,其中包括妇女、儿童和两名记者。以方此举引发联合国和欧洲等多方谴责。
国际观察:
扩大加沙军事行动
意欲何为?
专家认为,以色列扩大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计划或意味着以方战略重点从“突袭”转向“占领”,同时内塔尼亚胡也意图借此举“以战养政”,转移国内政治和司法压力。以方执意扩大军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谴责和国内民众不满,让内塔尼亚胡政府内外承压。
战略转变?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一度采取“快速突袭后撤离”模式,即以空袭等方式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基础设施,然后撤离。
而按照内塔尼亚胡的说法,以方新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击败哈马斯,并在这一过程中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这意味着,以方行动重点不再是“军事打击”,而是“地面占领”。
一些以色列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以方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战略重点从“突袭”转变为“占领”。
“以战养政”
以色列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也是出于其内政考虑,试图以此维系执政联盟的稳固,转移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司法压力。
以色列政治分析师阿莫斯·哈雷尔认为,内塔尼亚胡希望通过新军事计划安抚和争取执政联盟内部极右翼势力的支持,以避免政府垮台。
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说,以色列政府围绕加沙地带的军事决策正越来越多地“建立在政治盘算上”,这种“以战养政”的政治行为正把加沙局势推向长期化和非理性化。
内外承压
执意扩大战事的做法正让以色列政府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一方面,持续的军事行动加剧地区紧张和人道主义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另一方面,多线作战导致以本土安全面临威胁,激起国内民众不满。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将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有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可能会把美国总统对中东的访问视作以色列的外交“缓冲期”,借此争取美国对其扩大军事行动的默许或支持,从而为在加沙地带展开新一轮地面攻势创造有利条件。
文图据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记者 王卓伦 陈君清 冯国芮 周海伦 总台记者 周宣)
上一篇:成都对文旅企业有哪些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