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当前旱情四问
创始人
2025-05-08 01:20:27
0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题:当前旱情四问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魏弘毅

当前,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达到特旱级别。旱情带来哪些影响?会否持续和发展?南方地区7日开始的降雨过程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旱情?水利、气象部门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一问:旱情如何

“今年以来,受温高雨少影响,华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干旱快速发展。”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正研级高工翟建青说,1月1日至5月6日,广西、安徽和江苏平均干旱天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干旱面积达201.8万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积47.7万平方公里。

翟建青说,4月19日以来,南方降水逐渐增多,华南气象干旱逐渐缓和;19日至21日,北方旱区出现降水过程,干旱有所缓和,但4月下旬以来,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和江苏中南部等地干旱又有所发展。

就珠江流域而言,2024年11月以来遭遇“丰枯急转”。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说,截至5月7日,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仅19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最少。5月1日以来,西江流域出现2次强降雨过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广西旱情。

“今年以来,黄河流域降水偏少近3成,其中黄河中游偏少3成至4成,晋陕豫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局水量调度处一级主任科员王伟禄说,截至5月7日,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五大水库共蓄水275.45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2.54亿立方米。

二问:影响几何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干旱会造成土壤墒情不足,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会导致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压力增大,同时导致植被干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

“具体到农业方面,受干旱影响,冀豫晋陕甘等地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长势偏差,目前大部地区小麦处于开花至灌浆期,部分没有灌溉条件的小麦灌浆受阻。”翟建青说,广西、四川、云南等地部分水稻移栽进度较去年偏迟,部分已播春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出现缺苗断垄或幼苗矮小。

江苏部分地区因旱情不利于晚播麦的苗情转化升级,导致生育进程不整齐,部分小麦因旱发生卷叶现象。广西部分地区江河、水库水位下降明显。

针对旱情,相关部门和地方采取各种措施保灌。截至4月底,全国春灌面积近3亿亩,累计供水293亿立方米。当前,全国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大中型灌区春灌用水总体有保障。

三问:还会持续多久

中央气象台预报,7日至9日,南方地区将出现较强降水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大部地区先后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这场降雨过程会否有效缓解旱情?

高辉说,结合中央气象台中短期预报和国家气候中心延伸期预测,近期广西的干旱将会逐步减缓,但陕西、河南、江苏等地的气象干旱还将持续。

“降水有利于广西旱情的进一步缓解,但降水分布不均、局地强度较大,需警惕出现旱涝急转。”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安红说,目前,河北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安徽西北部等冬麦区存在不同程度农业干旱。8日至9日,河北中东部、河南南部和苏皖北部有10毫米至50毫米降水,土壤缺墒状况将得到改善,但其余旱区农业干旱将持续。

吴小龙表示,本次降雨过程预计西江干支流将出现涨水过程,对进一步缓解广西旱情有利,但云南部分旱情尚未得到明显缓解。

四问:如何应对

翟建青表示,农业方面,各地需根据苗情和当地实际情况,分类采取灌溉措施。气象部门需加密监测天气条件,如有增雨作业条件,可适时开展增雨作业,短期内增加降水量,以缓和旱情。

翟建青提醒,干旱期应注意避免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当灌溉方式,减少氮肥施用,多施磷、钾肥增强作物抗逆性,避免干施化肥引发肥害。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等地要加强田间管理,积极实施灌溉、保墒等抗旱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研究员张存杰说,江淮、江汉、黄淮等地,冬小麦处于成熟和收割期,后期降水过程较多,需防发生旱涝急转灾害,以及雨涝天气对小麦收获和晾晒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旱区各相关单位和农户正在持续开展抗旱工作。

“今年以来珠江流域灌区累计供水1.64亿立方米,实现有效灌溉面积125万亩,各类农作物均能及时播种。同时,动态控制大藤峡水库水位,群众饮水及春耕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吴小龙说,下一步,珠江委将加强流域统筹,会同地方全力做好抗旱保供保灌。

王伟禄表示,黄委将动态掌握引水情况,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抗旱处处长王为说,水利部门将持续加强监测预报,制定完善供水保障方案,科学精准调度相关流域骨干水工程,全力确保旱区城乡供水安全和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用水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行情重启 外资加速布局科...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在降准降息、稳外贸、支持小微民企融资、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
我市完成220部老旧电梯更新改...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黄欢 通讯员 汪霞 吴俊 毛圣玮) 近日,柯城区米兰春天小区21幢...
小蘑菇 “长”出大产业 转自:贵州日报 5月9日,工人在位于花溪经开区的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拣装鹿茸菇。...
年轻人狂买“老字号”,95%增...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其中非遗美食、国潮好物等各大“...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 ...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吴雨 任军)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消息,设立5000...
举重亚锦赛举行 转自:衢州日报  5月9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在衢州江山虎山运动公园体育馆拉开帷幕。中国女子举...
债市“科技板”落地:为更多中小...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千呼万唤始出来,债市“科技板”细则公布,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
衢州小伙成为军运会攀岩“亚洲第...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诸佳丽 吕炳霞) “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关注,我也会...
多项指标实现千亿级增长 成都银... 转自:中国经营报文近日,A股42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业绩报。面对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抬升等...
银行抬高门槛防风险 网络“炒...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近期国际金价呈现剧烈震荡行情。伦敦现货黄金价格4月突破3500美元/盎司关...
贵州中芯微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3... 转自:贵州日报贵州中芯微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加工芯片。 本报讯 5月7日,记者从清镇市企业贵州...
《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施 ...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这部具有里程碑意...
五个维度推进山海“飞地”高质量... 转自:衢州日报  胡俊青  山海“飞地”建设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飞出地”与“飞入地”...
德国汉莎航空延长暂停往返特拉维... 转自:财联社【德国汉莎航空延长暂停往返特拉维夫航班日期】财联社5月10日电,德国汉莎航空集团表示,将...
举重亚锦赛开赛 转自:贵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9日在浙江省江山市开赛。首日进行的女子4...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提档升级 转自:衢州日报  唐斌  生活服务消费作为与群众日常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是促消费、惠民生的有效抓手,...
高新区整治 河道围垦种...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近日,贵阳高新区河长制办公室联动白云区有关部门、居委会及区属有关部门...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在收到陌生短信时您脑海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个是诈骗短信吗?”如今诈骗分子的花样不断翻新诈骗短信的...
央行降准降息“大招”落地 货...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降准又降息!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
本线客流再次下降 京沪高铁净...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中国高铁第一股”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