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连淋巴结内都是密密麻麻的陈旧性血吸虫虫卵。”日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一名特殊的患者,其看似只出现头晕、便血等不适,最终他的标本病理报告却提示,肠道全层及所属淋巴结内沉积着大量陈旧性血吸虫虫卵。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仅有47g/L
家住南京八卦洲的61岁的王爷爷一直以水边务农为生。最近2个月,他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每天需要排便五六次,身形也出现明显消瘦,在家人的建议下,他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该院消化科主治中医师姚天琦了解到,老人长期生活不规律,有近30年吸烟史,并患有痔疮多年,已出现1年多便血但未曾重视治疗。完善肠镜检查发现,距离肛门16cm处有一显著隆起性病变,占管腔全周并导致肠腔狭窄,镜身无法继续通过,活检病理提示为腺癌。血常规检测结果提醒,血红蛋白值仅达47g/L(成年男性正常参考值为130-175g/L),属于重度贫血,病情较重,姚医生立即安排入院,紧急联系血库输血纠正贫血,并联系普外科联合会诊。
普外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朱桂祥综合分析胃肠镜、CT及磁共振影像后指出,老人结肠癌指征明确,肿瘤体积较大,好在未出现远处转移,建议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朱桂祥带领团队完整切除老人的肿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手术。
肠道全层发现大量陈旧性血吸虫虫卵
术后第二天,王爷爷就能正常下地活动并开始进水。然而,该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李瑞平却带来了意外发现:“我们活检发现,患者肠壁全层及所属淋巴结内均见到大量陈旧性血吸虫虫卵沉积。”这一消息引起大家高度重视,普外科副主任中医师景海波立即联系患者家属深入探访。
江苏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杨坤分析指出,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病理学研究提示慢性血吸虫感染与诱发结直肠癌存在可能,不排除王爷爷患上结肠癌与长期血吸虫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组织损伤存在间接联系。
杨坤介绍,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不会自行痊愈,若不经过规范治疗,虫卵可长期存在人体内,并引发慢性感染,出现乏力、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肝脾肿大等症状,晚期患者还将面临腹水、肝硬化,甚至突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昏迷等风险。
4、5月份正是踏春的好时节,景海波提醒,外出游玩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陌生水域,防止血吸虫感染及意外伤害。对于既往有血吸虫感染、长期从事水上作业的人群,建议加强体检、结直肠癌相关粪便筛查及电子肠镜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通讯员 屈璟秀 罗鑫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