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曼报道 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了解到,高新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以来,围绕园区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开展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服务集聚、高价值品牌引领、高效益贡献产出、高水平服务创新、高标准行业监管、高层次文化体验和高品质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2024年,高新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27件,同比增长28%。
高新区通过优化升级昆明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设立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窗口,实现商标业务、技术合同登记、版权备案等12项功能“一窗受理”,显著提升了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业务办理的便捷性。2024年受理咨询服务159件,办理商标业务279件,为园区438家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服务;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968项,合同成交额99.92亿元,技术交易额44.50亿元。面向园区重点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监测服务,全年监测专利2099次,覆盖企业360家。同时,加强各部门联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站、质量和品牌服务中心等多个服务站,初步实现服务要素“一站式”集聚,为园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通过实施《关于促进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引入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华智数创、中部之光、中都国脉、鼎宏集团等涵盖知识产权代理、保险、金融、技术、运营、出口业务的36家专业化品牌服务机构,并引导这些机构立足昆明、面向全省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全省园区20余家、创新主体3000余家、代理服务7000余次,营业收入2519万元,同比增长5.1%。
服务昆药集团、南天信息、云南电网3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国际贯标认证,助力昆药集团成为云南省第一家通过三级认证的企业;促成西南林业大学成为云南省首家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达成全省首笔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全省首笔取水权质押融资、全省首笔专利权加商标权组合质押融资……围绕专利转化工作,高新区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聚焦生物医药、贵金属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面向产业链、创新链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打造知识产权服务路径新模式。2024年,通过高水平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体系,实施云南省现代中药产业专利导航项目1个,企业经营类导航项目3个。开展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举办线上活动10场,举办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2场线下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集中发布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助力全市专利转让、许可3040次,促使转化落地3.58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1亿元,为全市专利转化行动提供了助力。
今年,高新区将持续做好试验区建设工作,修订完善《关于促进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进一步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生态,集聚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整合产学研和上下游企业创新要素,服务产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协同创新和风险防控。
上一篇:机器人为啥都爱搞体育?
下一篇: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