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五年前,甘肃泰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是一家仅有30余名员工的小企业,租用着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的3间厂房;五年后,在园区内拿地600多亩建厂,员工人数壮大至300多人,成为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的标杆企业之一。
从“适应水土”到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前往泰友生物科技一探公司成长的“密码”。
“过去的一年,他们在孵化基地的租赁厂房中,实现了9000万元的产值,今年3月新厂进入试生产阶段,年产值有望突破2个亿。”甘肃泰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一建颇为自豪地说,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保护氨基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科技企业,泰友生物将重点放在多肽药物原料上。
“近几年的订单量很大,这才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打算。没想到即便是扩大了生产规模,产品依旧供不应求,所以我们还要选择订单。”邓一建说。
传统生产企业在找订单、找销路之时,泰友生物却在选订单,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近年来,多肽药物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泰友生物通过“化学法不对称合成技术”和“高效循环生物酶手性拆分技术”等技术,实现多肽药物原料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的规模化生产。
中控室内,新建厂区情况一目了然。
只有懂技术,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泰友生物拥有高效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创新并优化生产工艺。2022年,被认定为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2023年,被评定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选择将项目落地兰州新区,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不只泰友生物,许多入孵企业都有类似的感受。
作为一个拥有几十年资历的老化工人,在邓一建看来,西北地区基础原料丰富,在这里落地能够节省一大笔原料运输费用,电价、蒸汽价格都比其他地方有优势,这是一开始吸引他们落地的条件。
“兰州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和自上到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才是留住我们最主要的原因。”邓一建对此记忆犹新。
前不久,根据公司安排,需要拿下旁边一块地,用以开展项目二期建设,涉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很多手续。根据以往经验,这类手续最为难办,他甚至已经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园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迅速牵头各相关部门现场协调,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项工作。
“还有一件让我很惊喜的事儿”,邓一建说,随着整个化工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化工类技术人才在这里聚集。如今,公司生产一线全是技术好、学历高、年纪轻的专业工人。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完善产业链条,这对未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优质的环境,让邓一建信心满满,“政府支持,企业实干,终究会有更好的发展。”
来源:新甘肃
编辑:杨 丹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