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清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四五名身着红色马甲的王坪村村民正清扫落叶。“这是工会组织的集体行动,每周都来。”其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省工会系统以“小三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工会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工会建设,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
近日,“产业跃升中的工人力量”主题活动采访组走进巴中、南充、德阳、乐山等地,探访各地“小三级”工会如何从建起来、转起来到活起来、强起来。
全省累计建立“小三级”工会约6万家
省总工会以“小三级”工会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完善村级工会。“我们王坪村工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王坪村工会主席殷雄说,他们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将工会阵地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总体布局。
25日午后,王坪村银耳种植基地里,“劳模技术服务队”队长老刘,正在指导村民调节菌棒湿度。这支由村工会牵头组建的队伍,汇集了种植能手、养殖专家等20余人,定期在田间开展技能比武。去年,他们帮助村民将银耳亩产量提升了15%,户均增收超万元。
在乡村,工会帮群众富了口袋。而在产业园区,“小三级”工会在工人权益维护方面也起了大作用。
4月16日,在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南充金德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原员工李俊林告诉记者,他与金德源产生了劳动争议,想请工会帮忙维权。在调解员的帮助下,双方最终对劳动争议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为贴近职工需求、有效化解矛盾,我们开发区总工会牵头建立了一站式联调阵地,对园区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一站受理、一站处置、一站了结。”该区总工会工作人员王欣介绍,一站式解纷机制的建立,既缩短了职工的维权时间,还提高了劳动争议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建立“小三级”工会约6万家,基本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建会全覆盖。
建数智平台让服务更精准高效
《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工作规划(2025—2029年)》明确,全省计划5年内新增支持建设不少于1000个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其中2025年省级支持建设100个,市县及企业工会自建100个以上。如何高效管理这些基层工会组织、为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
在德阳市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区工会建设的数智管理平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数智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区各乡镇街道的工会分布以不同颜色标注。记者随机点击了某街道,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该区域的工会数量、会员年龄结构、学历分布等数据。
旌阳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覆盖了全区8万余名实名登记会员,整合了工会组织建设等八大业务板块数据,通过专题分析实现“管理精细化、决策精确化、服务精准化”。
4月25日中午,乐山市五通桥区职工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外卖员吴谦掏出手机,点击“川工之家”App,用1000积分兑换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爱心餐。“以前吃饭只能随便对付,现在工会的积分直接‘码’上解决,暖心又方便!”这是五通桥区总工会依托“川工之家”App构建的覆盖生活全场景的积分生态链,职工通过登录、扫码等行为获取积分,并在线上商城、合作商户、工会驿站等场景兑换服务。
去年,四川有10余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下一篇:我省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