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杨霞
日前,在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中国建筑原董事会秘书薛克庆结合当前市值管理新政策新形势,分享了关于市值管理的实践总结和三项政策建议。
薛克庆认为,市值管理应该以公司战略文化为引领,将其融入到公司发展战略。据他介绍,中国建筑的市值管理工作着力构建“366”战略市值管理模式。其中,“3”指的是三个价值,是战略市值管理的目标,分别是成长性价值、回报性价值、确定性价值,丰富了投资价值的内涵,促进合理反映公司质量;第一个“6”指的是六个环节,是战略市值管理的路径,通过综合实施价值诊断、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重塑、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的全生命周期路径举措,有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股东回报;第二个“6”指的是六个要素,是战略市值管理的体系,涵盖理念、目标、组织、制度、资源、绩效,形成和完善了大市值管理格局,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协同体系和机制。
薛克庆强调,市值管理应该是一套有组织、成体系、结构化的主动战略管理行为,具有顶层性、系统性、长期性特点,它不是一般性工作,而是“一把手工程”,要从战略高度抓好顶层设计和实施部署,保障市值战略目标实现。
薛克庆认为,市值管理不是单纯的“股价管理”,更不能只盯着股价涨跌进行“伪市值管理”。要把股价作为市值管理的重要信号,持续审视企业是不是高质量发展、能不能提升投资价值、会不会符合投资者期望,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市值管理首要关注公司基本面,聚焦主业,加强经营管理、创新发展,着力提升中长期质量效益。
关于市值管理工作,薛克庆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制定差异化市值管理指引,如科创板企业侧重研发转化率,主板企业侧重稳定分红能力等。
二是搭建市值管理生态指数,综合评估政策环境、市场流动性、企业治理、投资者满意度等维度;推行“穿透式”数据监管,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建立全市场培训体系,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是聚焦提升投资价值,夯实价值创造基础,优化估值体系,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高分红等方式回馈股东;聚焦分红回报,实施“股东回报计划”,制定分红政策和方案,夯实分红利润来源,确保分红预期;强化透明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薛克庆认为,中国特色的市值管理是资本市场治理的重大创新,其核心在于平衡市场与政府作用,既尊重资本规律,又引导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生产力发展;构建共治共享生态,通过全市场协作提升运行效率;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让投资者真正成为市场发展的受益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下一篇:为全球航天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