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帮扶一条线 提升一大片
河南三门峡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赋能企业升级
□ 王雅婷 本报记者 孙中杰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通过在该市小微企业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以质量认证赋能企业升级,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2024年,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通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实现产品不良率降低2.8%、设计失误率降低6.1%、单台制造费用降低2.1%,累计节约成本80余万元,售后服务费用降低8.3%,节约成本22万元,客户满意度从90.6%提升到92.9%。三门峡云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品生产一次合格率提升约10%、产品不良率降低2.5%、单台产品成本下降约0.05%、利润率提升0.2%、客户满意度提升15%的效果。
据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以来,该局在食品、装备制造、铜金属3个产业链21家企业启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解决管理能力不足问题,培养大批质量管理人才。其中,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灵宝金源朝辉铜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市长质量奖。该局还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从地域、人员、规模、效益、前景等方面比对筛选提升对象,通过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宣传提升行动成果,征求意见建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将“有意愿、想改进、盼提升”作为前提,经摸底调研和征求意见确定最终提升企业名单。
该局凝聚企业、地方党委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认证机构多方共识,推动构建“政府搭台、机构服务、企业参与”模式,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研和质量诊断,针对企业在现场管理、制度管理、产品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通过推进会、座谈会、现场交流等方式,加强跟踪问效和督促指导。
3年来,三门峡市21家试点企业参与提升行动,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线上线下培训31次,培训1700余人次,培养质量管理人才100余人,梳理诊断问题310个,有效解决企业需求271个,解决“痛点”问题91个,编写优良案例5起,企业免费获得认证证书13张,节约认证成本近20万元。2024年,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以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为重点,形成“一企一策”方案11个,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4次,培训600余人次,培养质量管理人才60多人,梳理诊断问题178个,有效解决企业需求148个,解决“痛点”问题68个。
“2025年,我局将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贾立耘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目前,该局已向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推荐食品、农产品相关企业53家,拟在香菇、杜仲产业等12家企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