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持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践行为民宗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建赋能擦亮公益诉讼检察“为民亮色”
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功能,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民益先锋”品牌效应,以专项行动守护公益诉讼“民生盘”。一是成立食品药品领域“党员检察官”办案组,认真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针对“私房菜”违规经营、生产,从业禁止人员违反从业禁止规定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隐形眼镜销售机构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违规销售隐形眼镜等食药高风险环节进行依法审查,及时立案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率达100%。二是树立司法为民宗旨,躬身“向群众问需”,开展“服务美丽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益路行”专项活动,借助“益心为公”志愿者积极作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保障“无废城市”建设。一季度,已对“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损害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案件线索进行立案调查。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激发党建引领法治宣传新活力,组织党员干警前往中华巷社区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围绕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开展了普法讲座,通过现场互动问答、法律咨询服务等环节,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品牌效应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将党建与未检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深化“晨曦未检”党建品牌建设,让红色堡垒筑牢在一线、党旗飘扬在一线。一是自觉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服务未成年人的具体实践,不断创新法治宣讲形式,通过拍摄《未成年人燃放烟花安全须知》《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提示》,在辖区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大屏、车载广告、辖区内学校进行投放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范围,增强法治宣传实效。二是结合区位特点和未成年人法治建设需要,努力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教育产品和检察服务,在开学季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治进校园、法治课堂等形式,向辖区学校师生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同时,邀请西宁市广播电视台访谈节目《成长日记》节目组走进我院,联合开展专题法治宣传,为广大青少年送上普法大礼包,不断提升普法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三是坚持把挽救涉案未成年人作为办案重要任务,推动形成集帮教、预防、保护为一体的品牌效应,持续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精细化、个性化监管教育,依托《“晨曦未检”家庭教育指导课堂共建协议》,与通海路司法所、未成年人家属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经此项工作顺利解矫,进一步确保了未成年人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充分得到法律保护,以法治力量照亮前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