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李 玲 通讯员 周 慈
张晓丽 陈惠芳 顾佳俊
本报讯 清明节有祭祀扫墓、吃青团等习俗,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凝聚合力,推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清明新风尚。
4月3日上午,大桥镇天香社区红白理事会巧借“功夫奶奶”拍打操活动间隙,向老年群体开展文明祭扫主题宣讲。社区工作人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剖析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细致讲解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低碳祭扫方式的便捷性,引导广大居民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和社会新风的倡导者。
同样聚焦移风易俗,近日,新丰镇横港村组建起一支文明祭扫志愿服务队。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公墓及周边区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清理墓区垃圾,并向村民普及防火知识。村民们纷纷表示,将积极践行文明祭扫理念,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为建设文明乡村贡献力量。
4月1日,在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湘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以“崇军爱国、文明祭扫、亲子共融”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30组亲子家庭参与。社区组织观看了《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实录》纪录片,影片真实再现了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老兵铿锵的话语湿润了大家的眼眶。社区工作人员还宣读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同步推广“网上祭英烈”平台。在制作青团环节,传统文化在指尖流传。“和孩子一起包青团、学历史,很有意义!”家长张先生表示。
近日,清明习俗传承及爱心传递活动在建设街道瓶山社区温馨举行。揉面、裹馅、塑形……居民们围坐一堂制作青团。经验丰富的张阿姨现场示范:“艾草汁要和糯米粉充分揉匀,豆沙馅要包得饱满不露馅……”200余枚青团陆续出炉,居民在艾草的清香中畅聊习俗变迁。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组走访,将热乎的青团送至辖区12户高龄独居老人家中。90岁的周建华老人轻咬青团,连称“暖胃又暖心”。社区通过“线上倡议+线下实践”双线融合宣传,倡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低碳环保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意。
南湖区以多元场景织就文明新风宣传网络,通过讲案例、树榜样、送服务、传温情,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成为文明新风的践行者与传播者。这个清明,南湖区追思先人的情怀未改,但绿色低碳的理念、崇德向善的温情,正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文明内涵。
上一篇:麟湖畔“行走的美术课堂”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