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蒋晨晨
本报讯 乡村美术课堂长啥样?4月3日下午,记者在杭师大附属油车港中学大开眼界。
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一幅绘制着江南水乡民居的卷轴,卷轴中央标注着活动名称:嘉兴市2025年中小学美术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
在理论研讨环节,来自嘉兴各县(市、区)的美术浙派名师、省教坛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分别以课堂展示、观点交流、专家引领等方式到校传经送宝,交流美育心得。
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学楼的每一层楼都有一道风景:一个个“行走的美术课堂”如精灵般跃动,水彩、雕塑、拓印、书法……七个实践组的学生在名师的指导下拿起画笔、铺开画卷、借助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校园变得活色生香。
“这个创意很棒!”“大家思考一下,构图怎样才能更精细一些?”美术名师循循善诱,学生埋头潜心创作。一颗颗彩色图钉,在一双双巧手中变幻出青砖黛瓦和花鸟虫鱼,远远望去,如图腾一般镶嵌在教学楼墙壁上。
在油车港镇,麟湖少年从小就听过麒麟的传说。相传几千年前,道教文昌帝君曾骑麒麟路过千亩荡,见此湖灵气闪动,风景宜人,便与麒麟化作凡人下凡,来到湖边一家小酒店。没想到麒麟居然醉酒后显形,后来被王母娘娘贬来千亩荡思过,一思就是千年,于是人们就把千亩荡叫作麒麟湖,后简称为麟湖。
“像这样的神话传说,我们也会运用于日常美育课堂。相传麒麟是一种瑞兽,寓意美好吉祥。”杭师大附属油车港中学美术教师钱程说。果然,记者在其中一个实践小组看到了“麒麟”的身影。“我们正在给麒麟的翅膀贴荧光条,到晚上它会变得更漂亮。”七年级学生徐子昱认为,学校的美术课堂非常有趣,陶艺、糖画等拓展课程都很受欢迎。
在学校的“麟瑞榭”,麟湖少年用画笔画下了“心中的老师”。“我觉得我们科学老师年轻时一定长得很漂亮!”七年级学生吴悦茹说自己把科学老师画成动漫美少女的样子,是因为她非常喜爱这位老师,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唯有五育并举,才能真正育人,这是我们最新的教育理念。”辗转观摩七个实践组,杭师大附属油车港中学校长王永生难掩欣喜的笑容。在他看来,油车港中学在百姓心目中的口碑一直以“满意”和“优秀”著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在乡村美育方面也大有可为,学校将立足乡土、展望未来,搭建舞台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上一篇:伊朗重申只能与美国间接谈判
下一篇:别样清明一样情 文明环保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