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忙找一下《项脊轩志》的准确译文好吗?
创始人
2024-12-29 02:37:17
0
请大家帮忙找一下《项脊轩志》的准确译文好吗?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就是归有光写的那一篇文章

拜托拜托 多谢多谢

解析: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 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 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 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孤弧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激动的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了?”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长声悲号不已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今天已经高高地矗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

译 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家里有一个老妈妈,曾经在这里住过。这位老妈妈,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妈妈时常对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妈妈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老妈妈)话未说完,我(感动地)哭了,老妈妈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时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它!”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象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轩的东边以前曾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然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门住在里边,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到一些古往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从那以后又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在闲暇无聊的时候,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家到轩中居住。

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这里有详细的分析
zgjsw/Teaching/ShowArticle?ArticleID=37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青少年网球城市挑战赛(内蒙...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柴思源)5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网球城市挑战赛...
焕发博物馆持久活力 转自:内蒙古日报□袁宝年  内蒙古博物院推出“北疆文脉·新启未来”主题活动,将“10平米”博物馆植入...
园区强支撑 云咖正跃升 转自:云南日报在位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云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经过烘焙、...
乌兰察布:让劳务品牌成为促就业...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乌兰察布5月17日电  (记者  郭奇男)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 分类指...   新华社石家庄5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16日至17日在河北唐山市检查指...
北京成立我国首个脑机接口临床病...   本报讯(记者 柴嵘)昨天,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将通过开展科研及临床试验,推动...
前4月我区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0...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康丽娜)据自治区能源局最新消息,今年前4月,自治区新能...
大运河岸有座糯米大坝 大运河连镇段曲折多弯,被称为“九曲十八弯”。 陈鑫露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宋昀倩  大运河...
梅洛尼会见默茨时称自己非 “国...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被问及是否会为德国总理默茨即将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会面提供建议时表示,自...
50名日本青年解锁课本外的立体... 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和日本青年分组讨论。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吴娜 实习生 孙择 隆楚妍  5月1...
迈出艰难一步 未实现突破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双方三年多来的首次直接谈判。双方就互换1000名...
逐“光”而行向未来——在“中国...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5月17日电 能背在身上的激光工坊、可每秒传输1.2TB数据的光纤、会自动...
潘展乐全国游泳冠军赛夺冠 来源:新华社微博 【潘展乐400米自夺冠】在刚刚举行的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
岛内舆论担忧“非核家园”冲击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台北5月17日电(记者李建华)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2号机17日正式除...
2025创新核药专题会议在锡举... 来源:无锡日报  昨天(5月17日),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创新核药...
市领导调研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 来源:无锡日报市领导调研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工作 “一院一策”优化就医公共交通体系 细致入微解决...
以军过去48小时行动致加沙地带... 转自:财联社【以军过去48小时行动致加沙地带200人死亡】财联社5月18日电,据加沙政府媒体办公室当...
转存了解!这件即将归国的文物大...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
“流动探头”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本报果洛讯 (记者 余晖 李永波) 5月14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委社会工作部举办玛沁县“流动探头...
返回海晏村创业的年轻人 夕阳熔金、晚霞绚烂,昆明滇池之畔的海晏古渔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里有着“落霞与孤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