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从芥子园这种黑白图开始 ,先临摹梅兰竹菊,熟练后,再临摹树叶,然后是树。
也要临摹石头,亭子,等等。先熟练纹理与图案。
然后找名家的画作仔细观察研究,因为实体会有深浅浓淡等的区别。找些简单的临摹。
等完全掌握精髓后(没老师的话,只能凭自己感觉了哈),就找各种不同风格的大师名作临摹,比如说潘天寿,黄宾虹等等。先不用关注上色什么的,这不是问题。
个人还是建议找个老师来会更好一些,而且画山水整个历程会很长,几十年都不一定会画出很好的画。也要看一点天分的,这是事实。
我从5岁开始学,到现在15岁,整整十年,好画是有的,但也就近几年。真的要学的话,真的要努力啊。
(一)修稿 1、第一部首先要选择好构图,有些需临之画面是整幅壁画中的局部,画面的取舍要讲究、内容突出、构图均衡。
然后根据需要拍摄制作幻灯片,摄影师抪光、拍摄范围要按构图要求,然后制作成幻灯片。以前由于画面大拍摄空间小,用广角易变形,一幅画面等距等高拍摄数幅,用幻灯机放大至原尺寸后描绘修稿,此法均有误差,给临摹修稿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并增加了一定的劳动量。
目前可用数码相机,等距等高按秩序拍摄,然后在电脑中拼图合成,通过投影仪放大到原尺寸。复原临摹和整理临摹均可用此法。
2、通过幻灯机和投影仪放至原大到纸面上,用铅笔按投影将线条勾勒下来,再面对洞窟壁画用铅笔进行修稿,至造型准确为之。然后用毛笔依据原作线条的气势笔韵勾勒出完整的白描稿,并使其成为独立的作品,如同原作的粉本。
3、经拷贝台将白描稿拷贝到正式的设色用宣纸上,我们通常称其为“过稿”。即通过上方平面装有玻璃的灯箱,将白描稿按原稿样,用新研磨的松烟墨描印在敷色用的宣纸上;若原壁画用土红线起稿,则以土红色加胶至一定的浓度代替墨色勾勒线条,线、色的浓淡以原壁画所需为度。
4、勾勒好的设色稿纸经专职的裱画师,用拉力强、纤维长的纸托背平整以后,即可在洞窟将其四边用约一寸宽的白纸条粘裱在适中的木质画板上,以平整为宜。值得注意的是:粘裱四边纸条的拉力亦至关重要,其拉力小于设色用纸,设色过程中可能会因收缩而引起画稿纸紧缩,使四边角某处开裂,有造成画面边角断裂的危险;小纸条的拉力若大于设色用纸,设色过程中可能因收缩而引起画稿中央某处画面造成断裂;所以为防止以上危险的发生,首先要在临摹用纸的选择上下功夫,整理和现状临摹最好用纯净麻纸或净皮为上选;若用纸本复原临摹,则用熟宣,但熟宣渗透性不好,其三烘九染出的效果有悖原作二三遍的染色笔意,所以可用麻纸或皮纸自己做熟,也可再作底色前加矾熟纸即可。
(二)底色制作 作底色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根据画面的效果和画法而定,底色做不好,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设色过程。 1、薄底多层法:(敦煌研究院的老先生们多用此法。)
即把颜色调成与壁画较近似底色,颜色加胶加水,多次刷涂,每一次需待干透后再刷,直至色度满意为止。用排刷刷底色,不要重笔。
若需要时再另刷适量的胶矾水,此法适应于用水粉颜料临摹,便于晕染。 2、厚涂法:(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作者们多用此法。)
刷适中矾水在生纸上,将颜料(以水粉为主)清漂去胶,色中用水不多,能拖勒流畅,如稀糊状,用排刷从左至右一笔接一笔横刷一遍,再从上到下一笔接一笔竖刷一遍,有时还可用较清的水色再刷一遍,所刷变数据需而定。此法水粉、石色均可用。
3、泥底法:此法主要用非常细致的生土(敦煌黄土,俗称“澄板土”)作主要颜料,配以半透明的方解末和水干色,调成稀糊状,刷涂二至三遍,此法的特点是:泥底色在纸纤维和石色之间形成较细的颗粒,便于较粗石色的挂敷,容易产生质感和较强的壁画效果。 (三)敷色 制作效果较好的底色呈半透明状,有些线条被遮盖,可依原作所用的墨色线或土红色线再勾勒一遍。
敦煌壁画线条由多层,底线为白描线或称起稿线,上色的过程中有些线条可能会被覆盖,就要在敷着好的色彩上勾勒定稿线和提神线。白描线有土红色线也有墨色线,定稿线多为墨色线,而提神线有墨色、红色、亦有白色线。
因此要表现出画面线条的上下层关系,以反映出原壁画的绘画过程与层次效果。各历史时段的线描均带有其历史特征,用笔不同,描法也多种多样,务求其形神兼备,不可柔弱夸张,这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起码尊重。
上色时特别要注意胶水的用量,胶大会起痂、发硬、折裂,胶小会脱落。有烘染的部分要注意衬色,特别是石色的运用,因石色不可调和,如石青、石绿洞窟中有发绿色倾向的兰和发紫色倾向的兰。
绿倾向的底层要衬花青,紫倾向的底层要衬土红或赭石或朱磦等。上层染蓝色时会中合成发绿或紫倾向的兰。
若用水粉色表现壁画晕染带有水份的技法时可用此法,也可直接调和成准确的颜色一绘而就。 敷色时要特别注意壁画层次的表现,干壁画的特性是层层敷染,底仗要讲究,作整理性临摹和现状临摹时原作的壁面往往有许多脱落、起痂处,拜会底仗下的泥土会显露出来,并形成不同质感的肌理,底仗使泥土色为宜。
上敷白色时留下脱落处,使之形成下泥上白的底仗断层。 在敷着壁画中各种造型形象的色彩时要注意原作色彩的变化,特别是变化呈黑色和褐色的地方是先要了解变色前的颜料是什么。
敦煌壁画已变色的主要是其含铅成分的颜料所致,主要是朱丹和掺合有朱丹色的朱砂、朱磦、赭石等红色系列。作画时应先敷朱丹等原色,再在上面罩染黑色,又是原作的边沿会透出部分原色,用这样的方法可使黑色中透出红色,绘出比较活泛生动的效果。
同样,在敷色时要对古人绘制壁画的各种技法了然于胸,方能下笔准确肯定。晕染时可用两法,先用水笔潮湿纸张,敷色后用比较干得笔渲染出深浅浓淡的效果;也可先着色再用清水笔渲染出深浅及浓淡关系。
有时一次不够可反复。
临摹以下名家的技法吧:
范扬贾又福何加林许麟庐、李苦禅、郭味蕖、郭怡孮、
陈玉圃、张志民、张宝珠、贾平西、陈金言、关山月
任慧中、南海岩、刘宝纯、孔仲起、王学仲、杨硕
张登堂、刘文洁、刘晓刚、郭志光、阳太阳、白雪石
姜宝林、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吴昌硕、林风眠、
李可染、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干、蒋兆和、刘海粟、
高天祥、孙墨龙、车天德、石鲁、黄胄 、陆俨少
黑伯龙、张彦青、刘鲁生、关友声、赫保真、孙瑛、
王镛 、何海霞、吴湖帆、梁树年、黄君璧、
基础景物入手。山水画是由山峦、石头、树木、云雾、瀑布、江湖这些主要景物组成的,学山水当从画好这些景物入手,从一块石,一棵树学起,只有把这些基础景物画好了,才能打好基础画出好画。
练习笔法墨法。画基础景物也是练习笔法墨法的过程,笔法有聚锋尖笔和散锋破笔两种,通常勾线、点苔用尖笔,皱擦、点树用破笔,墨法初学主要注意笔墨运用三原则,宁草勿刻(宁愿潦草勿要刻板),宁枯勿湿(宁愿干枯用笔慎用湿笔),宁淡勿浓(宁愿用淡墨慎用浓墨)。
临摹先南后北。临摹练习是学山水画的主要方法,宜先选择南派山水入手较好,南派山水通常构图简洁,笔法随意,留白较多,枯笔为主,许多画连渲染都没有,比较容易入手。如清四僧石涛、石溪、弘仁、八大的山水都很简练淡雅。北派山水高山复岭,苍松古柏,云烟瀑泉,较为复杂,技法要求要高得多,可在较熟练后再作。当然,南派简洁并不是说就简单,实际上越简单越难画出水平,只是容易入手而已。
下一篇:早会范文文库(早会的内容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