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 本报通讯员 刘 蕊 近日,重庆市忠县村民秦某(化名)因工伤纠纷,向忠县“人民调解直通车”求助。“人民调解直通车”1小时内快速响应,指派3名调解能手,直奔现场了解实情。 3名调解员各司其职,平息双方情绪,努力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经过36个小时的“拉锯式”调解,双方当事人理性接受了调解方案。 2022年,忠县聚力打造具有忠县辨识度的“调解品牌”,成立人民调解指导组,开通“人民调解直通车”,安排专人24小时受理基层调解求助,通过“群众点单—直通车派单—调解员接单”模式,实现重大疑难纠纷精准响应,专解群众“疙瘩事”。 “‘人民调解直通车’以不怕麻烦、不怕困难、不怕复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党和政府服务为导向,致力打造素质高、效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调解队伍。”忠县司法局局长王义军说,“‘人民调解直通车’重点针对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为群众提供免费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人民调解直通车”如何“开进”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我们主要根据‘巡诊、急诊、复诊’的工作方法开展调解工作。”王义军说,“人民调解直通车”会规划好路线,每月开展“巡诊”,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土地流转、劳动关系等矛盾苗头,以“家庭医生”模式下沉到各乡镇、村社排查矛盾纠纷。 针对“急难险重”案件,人民调解指导组迅速反应开展“急诊”,“人民调解直通车”2小时内直达村组户现场调解。2024年,忠县某镇居民王某将自建房租赁给他人使用,负荷过载导致楼板垮塌,造成意外事故。人民调解指导组迅速反应,指派2名调解能手直达现场,快速介入,稳控事态,24小时内成功化解了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忠县建立复盘分析机制开展“复诊”,实施“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复盘”总结机制,通过发布复盘分析报告、召开研判会、通报工作情况、举行讲座等方式,深刻剖析案件的矛盾纠纷根源,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直通车”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在忠县某乡,“人民调解直通车”曾帮助400余户村民成功拿到土地流转费和工资79.8万元。村民们纷纷感慨:“没想到不用我们跑腿,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儿办了。” 自开通“人民调解直通车”以来,忠县司法局共调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4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为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