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1段母线单相接地,火灾报警启动了!”凌晨5时,青海达坂330千伏变电站内,电话旁的值守师傅声音急促。“立即向省调汇报,申请拉开1号主变低压侧3501号断路器,隔离故障点!”电话这头,吴嘉楠头脑冷静,迅速作出清晰决断。
担任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管理专责的吴嘉楠,负责青海全省65座超高压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每年,她有超过300天奔波于各座变电站和单位之间。
日前,在《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录制现场,记者见到了吴嘉楠。舞台灯光下,她戴着金丝眼镜,笑眼盈盈,身穿蓝色工装,走路带风。“我们就像变电站的‘守卫兵’,通过日常巡视、维护和检修,确保将优质清洁的电能稳定地输送到祖国的千家万户。”吴嘉楠告诉记者。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3年,吴嘉楠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怀着建设西部的满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憧憬,离开河北老家奔赴青海玉树。然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给了初来乍到的她一个“下马威”。“头痛失眠、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连上楼梯或快走几步,都喘得厉害。”吴嘉楠回忆说。
除了身体不适,工作上更是考验重重。进入玉树330千伏变电站,吴嘉楠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间的巨大差异。面对种类繁多的电力设备以及后台上万条不同的信号,她需要与同事及时核实并处理相关异常。“在巨大的工作量和操作量面前,作为新手,不免手忙脚乱。”吴嘉楠说。
变电运维工作需要长期驻站,24小时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吴嘉楠努力调整,慢慢适应。白天扎在检修现场跟师傅学习,晚上在后台监控机前学规程、学制度。很快,她便成为变电站里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高原牧区居民家里用电出了问题,常会到变电站求助,吴嘉楠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忙。每当电灯重新亮起、家用电器恢复正常运转,她总能听到一声声“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夜晚在户外巡检设备时,望着不远处灯火璀璨的玉树城区,吴嘉楠心中总会涌起自豪感与成就感:“这万家灯火背后,也有我一份小小的功劳。”
变电站里的“全科医生”
在吴嘉楠看来,电网就像“血管”,变电站如同“心脏”,源源不断将电能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而她所从事的变电运维工作,就像是电网的“全科医生”。“通过细致的巡检、精准的故障处理、高效的运维管理,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吴嘉楠告诉记者,当清洁能源送入大电网的那一刻,她觉得整个变电站都在发光。
变电站通常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与外界相连的,唯有一条条输电线路。“330千伏的变电站约4到8个足球场那么大,一般两人值守;750千伏变电站大概有二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四到五人值守。”吴嘉楠说,这就意味着安静是变电站的常态,有时难免孤独。
“师傅告诉我,工作久了,会习惯孤独并爱上这份安静。”渐渐地,吴嘉楠愈发明白了守护这份宁静的意义,“因为安静,意味着变电站设备运行平稳。”
这样的宁静也偶尔会被打破。2016年,吴嘉楠来到塔拉750千伏变电站。次年初,塔拉滩遭遇罕见大雪,异常天气给站内设备安全运行带来巨大考验。一天下午,吴嘉楠在变电站值守时,后台的一条告警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我们马上赶到设备区核查情况,当时积雪已经深及小腿。”
吴嘉楠和同事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到故障母线附近,通过望远镜看到压力表指针已滑落到报警值,且在持续下降。吴嘉楠立即申请停电抢修,隔离异常设备。最终,由于发现及时、判断准确,她和同事有效避免了故障扩大和设备的二次损坏。
守护雪域高原的万家灯火
2020年,29岁的吴嘉楠竞聘成为750千伏西宁变电站站长,成为当时青海所有750千伏变电站中最年轻的站长,也是唯一一名女站长。
750千伏西宁变电站位于青海东部负荷中心,是青海主电网输送清洁能源的枢纽变电站,安全保供任务艰巨、使命重大。针对变电站倒闸操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吴嘉楠带领班组成员从细节入手。她设计出倒闸操作的最佳路线,让作业人员“不走回头路”;在隔离开关机构的分合闸位置安装指示灯牌与语音播报装置,使作业人员不用频繁登高确认……一系列创新优化举措,让750千伏主变压器停供电操作时间缩短了22%。她还通过设计制作可视化工作交接平台、巡视路线智能规划导航系统等,将作业人员交接班效率提升了33%。
2024年12月,吴嘉楠调任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运维检修部,担任变电运维管理专责,负责组织开展全省所有超高压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应急处置、技术改造以及新设备验收投运等工作。她与同事积极应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如无人机巡检、全景化监控平台等,提升运维管理质效,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全国劳动模范、最美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吴嘉楠的成长。
为何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了十余年?“守在变电站上的不只我一个。”吴嘉楠说,师傅、同事,还有许多人都在寂静中默默守护着变电站,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家灯火。“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劳动、勤勉工作、创造价值,这是一代代高原电力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承,也是劳模精神生生不息的体现。”吴嘉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