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在河南安阳,一架无人机的声音打断了太行山间的蝉鸣。在过去,村里的老人原来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拿回来的快递包裹,现在仅仅7分钟就带回来了。这条河南省偏远山区常态化运营的“无人机邮路”,让石板岩镇11个偏远山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迎刃而解。
在湖南长沙,一架配置了智能温控箱的无人机从长沙血液中心启航,把血液制品快速配送到医院。在这条湖南省首条医用物资无人机运输航线,智航飞购无人机来回穿梭,在空中架起一条“生命空中通道”。
而在距离长沙800公里外的福建漳州,平和县一片繁茂的蜜柚果园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精准作业,喷洒病虫害防治药水。“比传统人工打药省时省力多了”,一位农户说道。现在平和县里,水稻、茶叶、蜜柚等特色作物的植保作业早已交给了63台无人机。
从物流配送的快捷运输,到农业植保的高效作业,曾经天马行空的科幻景象已经变成现实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随着低空经济振翅腾飞,新场景也衍生出新的风险挑战。在构筑低空经济安全屏障时,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保险发挥重要作用,助推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不仅要“飞起来”,还要实现“飞得稳”
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融合了通用航空和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生产服务,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融合的产物,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认为,低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加速从单一产业发展迈向产业融合促进的新阶段。“低空经济+”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空中疆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场”,当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加快低空经济的风险管理和保障配套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命题。低空经济实际应用场景丰富,无人机技术迭代速度也更快。同时,低空经济涉及的风险受飞行器主体、具体应用场景、实际操控员/运营人行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低空经济的风险状况更加复杂和多变。
龙泉介绍,作为国内首批开展低空经济保险服务的保险企业,平安产险持续探索“保险+服务+科技”模式,已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低空经济保险和服务体系,护航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除常规风险保障外,还延伸到职业过失、质量缺陷、网络安全等创新风险保障,精准满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衍生出的风险需求。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密集落地了首个常态化无人机快递站、首条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等新应用,不断开拓低空经济版图,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平安产险基于深耕低空经济所积累的经验,紧跟低空经济发展步伐,深入洞察需求,发挥自身“保障+服务”优势量身定制保障方案,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6月17日,平安产险独家承保河南省首个无人机低空物流驿站无人机队,提供无人机机身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风险保障金额已超600万元。
6月20日,平安产险与智航飞购达成深度合作,围绕无人机配送医用物资场景,定制专属保障方案,为运输过程中的样本安全、第三方责任等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
同月,为了解决农户对无人机飞防效果的疑虑,制约植保无人机技术的推广,平安产险在福建针对使用无人机开展蜜柚果树全周期病虫害防治,量身定制职业责任保险。该保险产品明确将飞防服务导致的蜜柚病虫害损失纳入保障范围,当损失率超过10%时,即启动赔付机制,让农户吃下技术应用的定心丸。这也是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在无人机飞防保险领域的第一单。
平安产险针对低空经济不同场景、不同环节提供定制化保险产品和服务,覆盖从大型通航机队到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从研发场景、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和人员运输等多应用场景,切实护航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前,平安产险累计承保超15万架无人机,提供风险保障超900亿元。
深入产业链创新保障推动保险和产业融合
今年3月春耕期,安徽省铜陵市一家农业公司负责人陆先生用一台无人机给小麦施肥,因操作失误撞到树上,避障雷达、摄像头等多个零部件受损。随后,陆先生拍照向保险公司报案后,将无人机送到授权网点进行维修。“当天就修好了,领回机器继续作业。”陆先生说,“我也不用操心保险理赔款的事。维修费用8351.5元不用我垫付,保险公司直接将赔款支付给维修网点。”
快速理赔的背后是保险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平安产险与无人机企业极飞科技达成深度合作,创新推出“一键投保、极速理赔”模式,针对农业无人飞机核心部件的意外损失维修场景,为极飞的用户提供一键报案、系统定责、极速理赔等线上服务,让维修费用清晰可见,理赔费用无需用户垫付,理赔流程不再繁琐,大大提高保障服务效率。
目前,低空经济保险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人机等航空器的类型增多,新型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大。不仅如此,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绵长,各环节的保障需求各异。对保险公司而言,只有深入低空经济产业链,深刻把握低空经济发展动态及需求,才能精准提供保障和服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在智能风控、数据互通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模式。
6月27日,龙泉率队赴中安从峰开展调研交流,深入了解其在保险风控与智能数据处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无人机保险承保及理赔服务方面核心技术与项目应用。在交流时,龙泉表示,科技正不断重塑保险业态,传统保险公司要与高科技企业密切协作,把握智能风控和低空经济新机遇。平安产险将积极参与低空经济保障生态建设,联合再保险合作伙伴、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低空经济风险保障解决方案,推动更多保险创新项目试点落地,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实际上,今年5月,在世界无人机大会上,平安产险还宣布与中再产险共同成立了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双方将依托研究院平台优势,整合数据、技术、人才等方面资源,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中的不同场景,构建低空经济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低空经济风险保障体系,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安全、稳健、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和低空生态融合是双向融合。在深度融入无人机产业链的同时,平安产险还积极应用无人机技术赋能保险主业提质增效。在车险领域,平安产险联合交警部门创新应用无人机技术,构建快撤直赔警保联动新模式,通过搭载高清摄像与远程喊话功能的无人机,实现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查勘、交通疏导及应急救援一体化处置。在2025年高考期间,该模式升级为专项护航行动,通过空中巡查实时监测交通态势,精准识别异常状况,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全时段通行保障。在农险领域,平安产险运用无人机航拍与智能数据采集技术,突破了传统农险在服务空间与数据采集时间的限制,打造农险承保理赔双精准模式,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不仅要“飞起来”,还要“飞得稳”。低空经济加速走进日常生活。在保险护航下,低空经济振翅腾飞,一个更立体、更高效、更美好的未来迎面而来。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