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改中来,到课改中去 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课改的深入进行。
教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学术活动,学校教研活动能够营造出一种学术气氛,而浓厚的学术氛围又能促进和激发教师教研的兴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的营造需要学者型的领导、学者型的教师、严谨的学风、研究成果展示。
教研工作是一项智力型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农村小学,教师严重短缺,课时量很重,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探讨,唯一带有教研性质的活动便体现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这在客观上为这些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教研活动在客观上强调集体智慧的融合和发挥,大家共同来解决问题,方案就会更科学、更切合实际。但是,使一个教研组几个老师同一时间聚在一起,就得让每个老师都得有这份时间,学校教导处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安排和提供这份时间、这个机会去进行必要的教研活动。
同时教师还得有这份精力,因为教研活动是一项脑力劳动,教师不能背着过重的生活负担和工作压力去进行教研,否则,只能事倍功半。所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抓住一个学字。
以学 为本,保证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的时间非常必要。因为现在新课程的理念很多都是老师们不够熟悉的,要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必须对这些基本理念烂熟于心。
再者,要搞课题研究,就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重复性、没有价值的操作。学习的方式要注意多种多样,可以集体学,也可以个别学;可以对照书本学,也可以请有经验、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指导大家学;可以在校内学,也可以走出校外学等等。
2、体现一个导 字。一个教研组的老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必定是参差不齐的,组长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先进教师的作用,以帮助那些教学中遇到困难的老师尽快提高。
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组织老师们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对平时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要多进行交流。俗话说,旁观者清 ,就教研组工作本身而言也需要科学的指导,可以组织全校性或校际间的教研组活动观摩,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地去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别人的教研活动内容、形式好不好、新不新,好在哪里新在哪里,以便借鉴和发展。
校内还可以兴起师傅带徒弟地活动促进新教师地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3、突出一个研 字。很多老师总说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搞教科研,而且现在集中活动每周一次,并且只是一节课,许多老师对教研组布置的任务容易遗忘,从而降低了科研的自觉性。
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可做如下改革。 对本周的教学进行一次教后反思;进行一个课例的评析;提出一个教学问题;介绍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对下周的教学工作作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在组内进行一次说课活动。
为了使教师的负担不至于过重,这七个一 都可以结合学校平时布置的任务,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完成情况。例如,教学反思已经上传到学校网站的,可以口头讲述给同组教师听,课例和案例可以当作本学期的论文或读书笔记,也可以在听课记录的评议中体现出来等。
这样,每次集中活动时,老师们不再是沉默寡言 、无话可说,而是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既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又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4、做好一个结 字。
即检查总结工作。每学期、每学年的教研组活动千万不能草草收尾,一定要非常重视把平时研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起来,对教师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明示。
建议学校在素质评价中加大对老师参与教研的考查力度。
教学技能大赛讲演题目 一、教育类问题(了解师范生对教育过程中一些实际现象和基本理论的看法及观点); 1.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 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反映了什么教育思想和理念。 2. 有人认为:“科研是大学教师或专职科研人员干的事,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能教好书就不错了。”
请对该观点作简单评述。 3. 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4. 请就当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与目前考试体制下的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人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请就你所学知识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6. 有人说,当我们羡慕外国教育的时候,外国人却也惊叹于中国学生为什么 知识掌握的这么好,解题能力这么强。请你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观点? 7. 有人说,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鼓励而不是表扬。
请就这一观点作出简要评述。 二、教学类问题(了解师范生对教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8. 国家大力提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你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 哪些优势?该怎样运用才更为科学和恰当呢? 9. 现在很多学校开始鼓励教师们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这一现象你怎样看 待? 10. 在很多中小学,教师们常常只是在公开课、示范课的时候才使用多媒体进 行教学,而在平常教学中仍然是粉笔、黑板,请你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1. 一个大学生做兼职家教,辅导一名小学生做作业,小学生在写字时经常把 笔划顺序弄错,家长觉得是个问题,而大学生却认为:“写字写字,关键是会写,只要字写对就好了,笔划顺序正确与否不是那么重要。”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2. 某学校出了这样一件事:某教师到教室后发现多媒体出现故障,请工作人 员进行简单处理后故障仍未恢复,该老师就宣布因课件无法使用而停课,并向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宣称因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请你简要叙述对该事件的看法。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13. 有人认为在现代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有效教学,请就有效教学的内涵及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谈谈你的观点? 14. 请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试举例说明。 15. 如何理解“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 16. 如何理解“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17.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请谈谈二者的关系。 18. 有人认为:“要求孩子用背诵的方法记忆,你当时背了,以后一样会忘掉, 这种方法毫无价值。”
你对这种观点作何评价?理由是什么? 19. 有人说,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已经发生了变革,知识可以很方便从网络获取,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0. 使用多媒体课件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因此很多老师增加了很多与教学 内容相关的支撑材料,加大了教学信息量,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你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三、课程改革类问题(了解师范生对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基本理念和实际举措的自身观点和见解); 21. 请你谈谈新课程改革反映了哪些理念? 22.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形式,请问什么是探究式 学习?简要叙述如何结合你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实施探究式学习。 23. 我国当前开展新课程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声音说:课程改 革目前正面临着种种困惑,甚至有举步维艰的感觉。对此您怎么看? 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 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你如何理解? 25.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在规模化培养的当前教育教学模式下,这存在一定的矛盾,你能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看法和解决办法吗? 26.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但探究式学习常常需要花较长的课时来组织和开 展,可是课程大纲又要求教师在一个学期内要上完一定量的课程内容。这似乎是矛盾的,你怎么看? 四、学科素养类问题(了解师范生对所教学科课程、教材的自身理解和看法) 27. 请简要叙述你所教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上的 要求,并阐述一下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28. 请你谈谈教师的基本素养应该包括哪些? 29. 请你谈谈你所试讲的学科应该关注学生哪些能力培养? 30. 就你所教授的学科而言,请谈谈本门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31. 为什么教师要走专业化道路?你所教学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32. 请说说在处理师生矛盾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33. 上课时,一个调皮的学生突然提了一个与教学相关的、但你不知道该如何 回答的问题,请你设想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这时,你该怎样进行处理呢? 。
一、认清开展艺体教研活动的目的
明确目的,才能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计划。
1.通过教研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2.通过教研活动能快速提升教师学科课堂教学效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
3.通过教研活动能有效营造团队研修氛围,提升团队研修水平,形成团队研修文化。
二、拓展艺体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要以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体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体育、
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依据,结合学校艺体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学校艺体工作现状来制定学期艺体教研工作计划。我校艺体教研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来思考:
1.各学科教师如何上好自己的专业课。
通过校内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重建课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团队教师的几天参与下,通过课前磨课、课堂实践、校内外名师引领、课后总结反思、课堂重建等环节,来推进教师上好自己的专业课;与校外学校或协作体联合打造精品课、示范课活动等,来推进教师上好专业课。
2.如何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主要指所教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修养。
通过同学科教师共读一本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并与共读者与教研组教师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分阶段性分最好;校内艺体骨干教师引领。可通过对校内艺体学科的深入调研,找准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提升讲座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可通过邀请进修校老师或区内外相关学科教学名师到校就学校艺体学科教学与教育研修中的难点、热点、困惑进行专题指导,及时了解学科教育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推进学科理念不断更新,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更新助力;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市外、省外学科教学交流、培训,并注重事后的校内汇报、分享、讨论与吸收。
3.开展不同艺体学科的教学成果汇报,全面宣传艺体教育教学成果,推进学校艺体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艺体工作氛围。
利用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下午第三节素质教育活动课等时段,开展学生声乐才展示、师生书法与美术作品展、各种特长训练小组对抗赛等。